-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
- B.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后加“文件”
- C.发文机关名称(全称)
- D.发文机关名称(简称)
- A.无须在文尾标明“附件”
- B.须在文尾标明“附件”
- C.被批转、转发的公文要与前面的通知分开装订
- D.被批转、转发的公文不能与前面的通知分开装订,且页码要连贯
- A.左右各空7字
- B.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
- C.可以不同种加盖印章
- D.两印章之间可以相交或相切
- 13
-
主题词的意义是( )。
- A.代表公文内容特征
- B.最能说明问题
- C.起关键作用
- D.主要供制作公文索引和电子计算机检索之用
- A.简报式
- B.文件式
- C.信函式
- D.命令式
- 15
-
公文标题( )。
- A.一般应标明发文机关
- B.不应标明发文机关
- C.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 D.特殊情况可任意用标点符号
- 16
-
使用主题词要注意( )。
- A.一般不超过5个
- B.词目之间用标点隔开
- C.用3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
- D.按照主题词的涵义由小到大、从内容到形式排列顺序
- A.信函式公文的发文机关标识不缀“文件”二字
- B.信函式公文格式在发文机关之下有一条上粗下细的武文线,在距下页边20mm处有一条上细下粗的文武线
- C.公文的份数序号、密级程度、紧急程度和发文字号均在武文线之下
- D.信函式公文的发文机关标识依然是发文机关的全称、规范化简称或统称
- 18
-
公文的特定格式有( )。
- A.信函式
- B.命令式
- C.会议纪要式
- D.简报式
- A.年、月、日要写全
- B.可标注于文尾
- C.可标注于标题下(并加括号)
- D.可将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混用
- A.双重领导机关相互之间
- B.越级行文时其直接的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
- C.批复某一机关而要求依照办理的另一机关或所有下级机关
- D.所有上级机关
- A.收文对象无法限定或无须限定的下行文
- B.针对性较强的下行文
- C.平行文
- D.给受双重领导的单位的下行文
- 22
-
抄送机关应使用( )。
- A.全称
- B.规范化简称
- C.统称
- D.一般称谓
- A.全称
- B.规范化简称
- C.统称
- D.一般称谓
- A.公告
- B.批复
- C.请示
- D.报告
- A.特急
- B.急件
- C.限时送达
- D.紧急
- A.特急
- B.急件
- C.限时送达
- D.紧急
- 27
-
公文眉首由( )等组成。
- A.文头
- B.发文机关标识(公文版头)
- C.发文字号
- D.红色反线
- A.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
- B.早期失效期、损耗失效期
- C.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损耗失效期
- D.偶然失效期、损耗失效期
- A.RF,ADF,DADF
- B.ADF,DADF
- C.RF,DADF
- D.RF,ADF
- A.电源、温湿度、通风
- B.温湿度、通风
- C.电源、温湿度
- D.电源、通风
- A.角装订、单点装订
- B.两点装订、单点装订
- C.角装订、两点装订
- D.角装订、单点装订、两点装订
- 32
-
扫描方式有( )
- A.CIS
- B.CCD,CDS
- C.CIS,CCD
- D.CDS
- A.光信号和电信号
- B.光信号
- C.电信号
- D.数字信号
- 34
-
转印方式主要有( )
- A.电晕丝、转印鼓、转印刷
- B.转印辊、电晕丝、转印鼓、转印刷
- C.转印辊、转印鼓、转印刷
- D.转印辊、电晕丝、转印刷
- A.气泡喷墨式、感热式
- B.感热式、静电式、银盐式
- C.气泡喷墨式、感热式、重氮式、静电式
- D.感热式、银盐式、重氮式、静电式
- A.多份复印、电子分页
- B.电子分页、一次扫描多套复印
- C.多份复印、批量复印
- D.电子分页、批量复印
- A.2,125
- B.8,125
- C.8,256
- D.4,256
- A.变浅
- B.变暗
- C.变灰
- D.变黑
- A.一般复印机额定电压在200V至240V之间;
- B.额定频率为50HZ;
- C.工作电流为8A左右;
- D.在关闭复印机时,必须先将电源线拔除,以后再关掉复印机控制面板上的电源。
- A.顿号
- B.“和”字
- C.“并报”二字
- D.“及”字
- A.复印件太黑,前边留白边过少,导致卡纸。
- B.定影器卡纸形状不呈扇形,原因就是分离爪磨钝,建议更换。
- C.定影器导板上面有粉渣,使纸张无法正常输送。
- D.定影上锟破皮后易引起粘粉,导致分离爪无法正确接触上定影辊导致卡纸。
- A.宋体
- B.黑体
- C.仿宋
- A.上行文
- B.下行文
- 44
-
正文标题字号( )。
- A.大一号仿宋
- B.二号宋体
- C.二号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