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便于分配淡水
- B.便与分配食物
- C.增大目标
- 正确
- 错误
- A.拉发式,压发式
- B.触发式,抛发式
- C.抛发式,拉发式
- A.上风舷
- B.下风舷
- C.随便
- A.操艇首处于顶风顶浪状态、从艇首抛放出海锚、绳索松放合适的长度后系牢
- B.操艇首处于顶风顶浪状态、从艇尾抛放出海锚、绳索松放合适长度然后系牢
- C.操艇首处于顺风顺浪状态、从艇尾抛放出海锚、绳索松放合适长度然后系牢
- A.2米
- B.5米
- C.10米
- A.2艘
- B.1艘
- C.3艘
- A.筏体、蓬帐、篷柱、筏底及其附属器材组成
- B.筏体、蓬帐、筏底、充气钢瓶及附属器材组成
- C.筏体、蓬帐、筏底及附属器材组成
- A.10-20米
- B.20-30米
- C.30-40米
- A.红色连闪灯
- B.绿色灯频闪
- C.银色频闪灯与绿色灯交替点亮
- A.1套
- B.2套
- C.4套
- A.下风施放
- B.艇尾施放
- C.上风施放
- A.-10度、5分钟
- B.-15度、2分钟内
- C.-20度、1分钟内
- A.多穿衣服
- B.保持Help姿势
- C.饮用酒精饮料
- A.在无电源操作时将起重臂转出舷外或转进舷内
- B.保护降放设施的压力不可以过大
- C.控制救助艇的下降速度
- A.不超过1年的时间间隔。
- B.不超过3年的时间间隔。
- C.不超过5年的时间间隔。
- A.上浮胎
- B.下浮胎
- C.筏底气室
- A.两根首缆都必须备存在救生艇内的首端
- B.一根系结在首端与脱开装置相连、另一根牢固地系在艇的前端备用
- C.两根都存放在明显易见处、以便立即可用
- A.前冲
- B.后仰
- C.不动
- A.在无负荷和有负载情况下,应该都能够同时脱开所有的吊艇钩
- B.发出警示后,在无负荷情况下应该能够脱开吊艇钧
- C.有负载时,应该能够同时脱开所有的吊艇钧
- A.4剂
- B.6剂
- C.8剂
- A.手动的
- B.自动的
- C.电动的
- A.白色
- B.橙黄色
- C.银灰色
- A.先内侧后外侧、先右侧后左侧、先艇首后艇尾、最后艇长
- B.先艇长后艇员、先艇首后艇尾、先右侧后左侧、最后大副
- C.先艇首后艇尾、先外侧后内侧、先左侧后右侧、最后艇长
- A.一种是重力式吊艇架、另一种是自由降落艇的降放装置
- B.一种是自由降落艇的降放装置、另一种是直杆式吊艇架
- C.一种是又型支撑式吊艇架、另一种是直杆式吊艇架
- A.1个
- B.2个
- C.3个
- A.12小时
- B.20小时
- C.24小时
- A.先旅客、再船员、后船长,妇女儿童、老弱病残优先
- B.先旅客、再船长、船员,妇女儿童优先
- C.先船员、再旅客、船员,妇女儿童优先
- A.遮蔽太阳光直射
- B.收集雨水
- C.空气混浊
- A.船员可顺滑道到海面进入筏内
- B.船员无须入水就能进入筏内
- C.船员跳水后可迅速进入筏内
- A.船舶最大航行吃水,并向船舶任何一舷横倾20度时到达水面
- B.船舶最大航行吃水,并向放艇舷横倾20度时到达水面
- C.船舶最小航行吃水,并向船舶任何一舷横倾20度时到达水面
- A.重力式和自由降落式吊艇架
- B.重力式和滑轨式吊艇架
- C.重力式吊艇架和单臂悬吊式吊艇架
- A.应该操艇从被拖筏上风流处接近带缆
- B.应该操艇从被拖筏正横处接近带缆
- C.应该从被拖筏的下风流处接近并抛出缆绳带缆
- A.2小时
- B.3小时
- C.6小时
- 44
-
救生艇上应配备手摇泵()
- A.2台
- B.1台
- C.3台
- A.每季度
- B.每半年
- C.每年
- A.中部
- B.首部
- C.尾部
- A.海水
- B.雨水
- C.尿水
- A.6个座位、1个躺位
- B.5个座位、1个躺位
- C.3个座位、1个躺位
- A.避免直接突然浸入冷水中,逐渐的进入
- B.站在高舷侧一边跳水,直接跳入救生艇内
- C.避免直接跳入救生艇内,快速的跳入
- A.便于登乘、操作,减轻了人员自我保护的负担
- B.便于登乘、操作、重量轻,倾覆后人员不易逃离
- C.便于登乘、操作、避免了人员暴露、倾覆后人员不易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