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法院书记员考试资料考试题复习备考测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依据刑法规定,下列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有:

  • A.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 B.协助人民政府从事防汛救灾的村基层组织人员
  • C.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 D.国家机关、国有公同、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13

根据实施行政行为时形成的法律关系不同,行政行为分为三类( )。

  • A.行政立法行为
  • B.行政决策行为
  • C.行政执法行为
  • D.行政司法行为
14

下列选项中,体现司法区别于行政的特点的有:

  • A.甲法院审理一起民事案件,未按照上级法院的指示作出裁判
  • B.乙法院法官得知自己朋友的合法权益被侵犯,且乙法院有管辖权,却没有主动立案
  • C.丙法院邀请人大代表对其审判活动进行监督
  • D.丁法院在审理一起有影响力的案件时,邀请媒体参与报道
15

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 )。

  • A.申请人
  • B.被申请人
  • C.证人
  • D.复议中的第三人
16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有( )。

  • A.行政拘留
  • B.收容审查
  • C.扣留人身
  • D.劳动教养
17

申请复议的条件包括( )。

  • A.有明确的被申请人,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
  • B.属于申请复议范围
  • C.属于受理复议机关管辖
  • D.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犯其合法权益的相对人
18

行为罚包括以下形式( )。

  • A.责令停产停业
  • B.吊销许可证
  • C.责令具结悔过
  • D.吊销执照
19

行政诉讼一审判决的基本方式有( )。

  • A.维持
  • B.撤销
  • C.履行
  • D.变更
20

行政确认的主要特征有( )。

  • A.采用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
  • B.是要式行政行为
  • C.是羁束行政行为
  • D.其后果是财产所有权从相对方转归国家
21

下列哪些属于行政违法的特征( )。

  • A.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 B.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 C.是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 D.法律后果是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
2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 )。

  • A.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 B.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 C.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3

抽象行政行为的显著特点包括( )。

  • A.对象的不特定性
  • B.效力的反复适用性
  • C.事项的特殊性
  • D.对象的特定性
24

下列人员中,在正式就职时应当公开向宪法宣誓的有

  • A.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的国家工作人员
  • B.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 C.党委组织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 D.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25

从法的本质看,法具有( )特征。

  • A.阶级性与共同性
  • B.意志性与规律性
  • C.利益性与正义性
  • D.公平性与公正性
26

管理方行政主体的行政法律责任的特征有( )。

  • A.它是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违反行政法律义务而承担的法律后果
  • B.它是由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予以追究的
  • C.它是一种独立的不能被非法律责任所替代的法律责任
  • D.它必须由有关国家机关依照行政法律规范予以追究
27

19世纪初的《法国民法典》和19世纪末的《德国民法典》,均是以罗马法为基础编纂而成的。从《法国民法典》到《德国民法典》同罗马法的本质和渊源联系上看,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三者都归属于同一种法的历史类型
  • B.法的发展过程具有历史延续性
  • C.法律概念、技术和原则具有继承性
  • D.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移植的关系
28

行政立法的原则是( )。

  • A.依法立法原则
  • B.应急性原则
  • C.立法民主原则
  • D.加强管理与增进权益相协调原则
3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

  • A.环境权
  • B.平等权
  • C.出版自由
  • D.受教育权
31

许可证一经(   ),即获得法律效力。

  • A.公证机关公证
  • B.行政机关批准
  • C.申请人申请
  • D.行政机关颁发
34

关于行政征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
  • B.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
  • C.行政相对人的财产一经国家征收,其所有权就转移为国家所有
  • D.行政征收一般是有偿的
35

(   )不能成为监督行政的主体。

  • A.国家机关
  • B.社会组织
  • C.行政主体
  • D.公民
36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实行

  • A.一审终审制
  • B.两审终审制
  • C.三审终审制
  • D.复审制
37

纳税属于(   )。

  • A.权利性行政处理决定
  • B.义务性行为行政处理决定
  • C.行政处罚
  • D.行政裁决
39

受行政处分的是(   )。

  • A.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
  • B.作为行政相对方的法人
  • C.行政系统内部的公务员
  • D.行政系统的国家机关
40

行政行为撤销的效力可一直追溯到行政行为(   )。

  • A.被撤销之日
  • B.被废止之日
  • C.被变更之日
  • D.作出之日
41

下列刑罚中( )不属于主刑。

  • A.管制
  • B.剥夺政治权利
  • C.有期徒刑
  • D.无期徒刑
44

管理方行政违法的主体只能是(   )。

  • A.国家行政机关
  • 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工作人员
  • C.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工作人员
  • D.相对人
45

国民党政府的“六法”包括( )。

  • A.宪法、民法、商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 B.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 C.宪法、民法、刑法、军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 D.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46

犯罪与违法的关系是( )。

  • A.犯罪是一般的违法
  • B.犯罪与违法是交叉概念
  • C.犯罪与违法是种属关系
  • D.犯罪与违法没有区别
49

关于与法律有关的节日或纪念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 B.我国每年1月24日为国家宪法日
  • C.我国每年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 D.我国每年11月9日为全国消防日
50

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的实施由( )行使。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C.国务院
  • D.中央军事委员会
51

行政监督的对象是(   )。

  • A.行政相对方
  • B.行政主体
  • C.国家行政机关
  • D.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