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检察院司法雇员考试(法警)考前练习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1

紧急避险必须具备( )条件。

  • A.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遇到危险而采取的
  • B.必须是在正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采取的
  • C.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如果能采取其他方法避免危险,就不能实施紧急避险行为
  • D.紧急避险不能超过必须的限度
12

毛泽东把“实事求是”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是在( )。

  • A.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B.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C.在反对把苏联经验绝对化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D.在反对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3

政府机构管理的范围有( )。

  • A.行政事务
  • B.社会事务
  • C.公安事务
  • D.外交事务
14

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原则有( )。

  • A.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
  • B.计划指导原则
  • C.集中和重点性原则
  • D.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综合配套调控原则
15

行政行为的主要特征有( )。

  • A.裁量性
  • B.双方意志性
  • C.随意性
  • D.从属法律性
16

中国行政管理的主要特征包括( )。

  • A.国家性
  • B.社会性
  • C.民族性
  • D.政治性
17

“发展才是硬道理”所表达的是( )。

  • A.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发展
  • B.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发展
  • C.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要靠自己的发展
  • D.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18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C.坚持改革开放
  •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9

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征有( )

  • A.全国只有一部宪法
  • B.国家只有一套中央机构
  • C.公民只有一种国籍
  • D.只有一个国家主权
20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活动共同适用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有哪些?( )

  • A.合法性审查原则
  • B.适当性审查原则
  • C.不适用调解原则
  • D.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21

犯罪客体是( )。

  • A.犯罪对象
  • B.社会利益或权益
  • C.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 D.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22

针对请示的内容主要涉及的两个方面,批复也可分为( )。

  • A.指示性批复
  • B.报告性批复
  • C.请示性批复
  • D.审批性批复
23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它要求公民( )。

  • A.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 B.要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 C.不得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 D.树立民族自信心、自尊心
24

作为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计划手段( )。

  • A.既是一种行政手段,又是一种经济手段,还是一种法律手段
  • B.要体现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 C.具有客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等特点
  • D.由国家权力机关批准通过,指令性计划具有约束力
25

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区别在于( )。

  • A.前者不改变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后者是社会形态的根本质变
  • B.前者一般是自上而下展开的;后者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
  • C.前者一般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后者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
  • D.前者不触及生产关系;后者触及生产关系
26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 A.一般方法
  • B.经验材料
  • C.理论结论
  • D.具体方法
27

注办的作用说到底是为了( )。

  • A.备忘待查
  • B.检查监督
  • C.避免延误
  • D.方便工作
29

以下活动,不属于注发流动的是:( )。

  • A.解决图表与正文,注码与注文的衔接和页码编排问题
  • B.向催办部门或人员销办
  • C.赋予发文字号
  • D.明确公文制作方式与发送方式
30

在公告的总体结构中,没有的一部分是( )。

  • A.标题
  • B.正文
  • C.主送单位
  • D.成文时间
31

发文处理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与不可逆性,以下各阶段的先后排序应为:( )。

  • A.会商→核稿→注发→发出
  • B.核稿→用印→缮印→发出
  • C.核稿→会商
  • D.核稿→会商→用印→缮印
  • E.拟稿→注发→签发→发出
32

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其制发必须是( )。

  • A.法律部门
  • B.上级机关
  • C.部门领导
  • D.法定作者
34

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物的( )。

  • A.直接占有和支配
  • B.间接占有和支配
  • C.直接占有,间接支配
  • D.间接占有,直接支配
35

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应该做到朴实而简明、( )、周全而完整。

  • A.准确而规范
  • B.简短而客观
  • C.真实而不夸张
  • D.确切而客观
36

下列哪些案件不能适用特别程序( )。

  • A.选民资格案件
  • B.宣告公民失踪或宣告公民死亡案件
  • C.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 D.两人以上对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有争议的案件
37

( )是一种最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

  • A.著作权
  • B.专利权
  • C.财产所有权
  • D.发现权
38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

  • A.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B.可以免除处罚
  • 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0

行政立法的主体是( )。

  • A.国家机关
  • B.国家权力机关
  • C.国家行政机关
  • D.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41

行政处罚只能( )。

  • A.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
  • B.由公安机关执行
  • C.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
  • D.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
42

许可证一经( ),即获得法律效力。

  • A.公证机关公证
  • B.行政机关批准
  • C.申请人申请
  • D.行政机关颁发
43

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 )。

  • A.政治监督
  • B.法律监督
  • C.对行政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
  • D.市场监督
44

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

  • A.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 B.监察部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D.人民检察院
46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一方面表现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另一方面表现为( )。

  • A.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
  • B.公民平等地承担和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 C.国家机关适用法律时对公民一律平等
  • D.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也平等地承担和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48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
  • B.人民代表大会制
  • C.民主集中制
  • D.政治协商制度
49

就权利本身来看,它( )脱离义务而存在。

  • A.可以
  • B.应该
  • C.必须
  • D.不可能
50

我国法律规定,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包括有( )。

  • A.未满十八岁的人
  • B.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
  • C.被逮捕的人犯
  • 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