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城镇燃气技术规范》规定燃气厂站的设计使用年限应由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确定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但厂站内主要建(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50年;建(构)筑物结构的安全等级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 正确
- 错误
- A.按尺寸精度分为二级,普通级级别和代号为PC
- B.按尺寸精度分为二级,高级级别和代号为PA
- C.按产品加工方式分为二类,热轧(挤、扩)钢管类别和代号为W-H
- D.按产品加工方式分为二类,冷拔(轧)钢管类别和代号为W-C
- A.燃气钢管的焊缝应进行10%的射线照相检查。
- B.在目标井工作坑应按要求放置燃气钢管,用导向钻回拖敷设,回拖过程中应根据需要不停注入配制的泥浆。
- C.燃气钢管的防腐应为特加强级。
- D.燃气钢管敷设的曲率半径应满足管道强度要求,且不得小于钢管外径的1500倍。
- A.管道
- B.立管
- C.表箱
- D.表后管
- A.与其他机械设备无机械联系的平面位置允许偏差±10mm
- B.与其他机械设备无机械联系的标高允许偏差±1mm
- C.与其他机械设备有机械联系的平面位置允许偏差±20mm
- D.与其他机械设备有机械联系的平面位置允许偏差±2mm
- A.修建建(构)筑物
- B.禁止堆放物品
- C.挖坑取土
- D.不停输作业
- A.陆地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管道
- B.煤气管道
- C.成品油管道
- D.城市燃气输配管网
- A.加热板表面不洁净
- B.大风环境下焊接,带入沙尘或气泡
- C.管材吸水,使管端水分含量过高
- D.管道固定不牢
- A.螺纹
- B.焊接
- C.钎焊
- D.法兰
- A.在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前,应编制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的试验方案。
- B.管道系统安装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回填。
- C.管件的支墩、锚固设施已达设计强度;未设支墩及锚固设施的弯头和三通,应采取加固措施。
- D.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封堵,但不得采用阀门做堵板。
- E.管线的试验段所有阀门必须全部关闭。
- F.管道吹扫完毕。
- A.JJ63的要求。符合CJJ63中对翻边切除检查要求的有()
- B.翻边应是实心的和圆滑的,根部较宽
- C.翻边下侧不应有杂质、小孔、扭曲和损坏
- D.每隔几厘米进行后弯试验,不应有裂纹,接缝处肉眼看不见连接线
- E.每出现一道不合格焊缝,则应加倍抽检该焊工所焊的同一批焊缝,按本规程进行检验
- A.1.5mm/m且≤25mm
- B.3mm/m且≤8mm
- C.3mm/m且≤25mm
- D.2mm/m且≤13mm
- A.管材、管件和阀门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库房或棚内,远离热源,并应有防晒、防雨淋的措施。
- B.严禁与油类或化学品混合存放,库房应有防火措施。
- C.管材、管件在户外临时存放时,应采用遮盖物遮盖。
- D.应放置在挡板的平板车上或平坦的船舱内,堆放处不得有可能损伤管材的尖凸物,应采用非金属绳(带)捆扎、固定,并应有防晒措施。
- A.外径及壁厚
- B.检测报告
- C.外观
- D.商标
- A.1年
- B.2年
- C.3年
- D.5年
- A.过热
- B.温度较低
- C.不洁净
- D.油污
- A.法兰连接
- B.鞍形连接
- C.热熔连接
- D.电熔连接
- A.1mm/m
- B.2mm/m
- C.3mm/m
- D.5mm/m
- A.10
- B.20
- C.30
- D.40
- A.N80
- B.N25
- C.N100
- D.N50
- A.应将管材、管件连接部位擦拭干净
- B.测量管件承口长度,并在管材插入端或插口管件插入端标出插入长度和刮除插入长度加100mm的插入段表皮,刮削氧化皮厚度宜为0.1~0.2mm
- C.钢骨架聚乙烯复合管道和公称直径小于90mm的聚乙烯管道,以及管材不圆度影响安装时,应采用整圆工具对插入端进行整圆
- D.将管材插入端或插口管件插入端插入电熔承插管件承口内,至管材插入长度标记位置,并应检查配合尺寸E通电前,应校直两对应的待连接件,使其在同一轴线上,并应采用专用夹具固定管材、管件
- A.应采用机械装置固定干管连接部位的管段,使其保持直线度和圆度。
- B.应将管材连接部位擦试干净,并宜采用刮刀刮除管材连接部位表皮。
- C.通电前,应将电熔鞍形连接管件用机械装置固定在管材连接部位。
- D.通电前,应校直两对应的待连接件,使其在同一轴线上,并应采用专用夹具固定管材、管件
- A.平整
- B.开启
- C.关闭
- D.端正
- A.埋设在车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9m;
- B.埋设在非车行道(含人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6m;
- C.埋设在机动车不能到达的地方时,不得小于0.3m;
- D.埋设在水田下时,不得小于0.8m。
- A.1.0MP
- B.2.0Mp
- C.8.0MP
- D.10.0Mp
- A.调压箱
- B.引入管
- C.用气设备前阀门
- D.用户引入管总阀门
- A.2
- B.3
- C.5
- D.10
- A.防火材料
- B.液体材料
- C.易燃、易爆材料
- D.防水材料
- A.切口表面应平整,无裂纹、重皮、毛刺、凹凸、缩口、熔渣等缺陷;
- B.切口端面(切割面)倾斜偏差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0%,且不得超过3mm;凹凸误差不得超过1mm;
- C.应对不锈钢波纹软管、燃气用铝塑复合管的切口进行整圆。
- D.不锈钢波纹软管的外保护层,应按有关操作规程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剥离后,方可连接。
- A.热熔法兰连接
- B.电熔承插连接
- C.电熔鞍形连接
- D.热熔承插连接
- A.开挖沟槽敷设燃气管道
- B.顶管用燃气管道
- C.插入管敷设燃气管道
- D.室内地上燃气管道
- A.1.0~1.5
- B.0.5~1.5
- C.1.5~2.0
- D.1.0~2.0
- A.5%
- B.≤5℃
- C.≥5℃
- D.±5℃
- A.65
- B.32
- C.40
- D.50
- A.管道连接前应对管材、管件及管道附属设备按设计要求进行核对
- B.应在材料到货时进行外观检查
- C.管材表面划伤深度不应超过管材壁厚的10%
- D.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 A.10
- B.30
- C.50
- D.100
- A.6~8
- B.8~9
- C.9~10
- D.9~11
- A.1
- B.2
- C.5
- D.10
- A.10
- B.20
- C.50
- D.100
- A.N80
- B.N65
- C.N50
- D.N25
- A.公称内径
- B.工程直径
- C.工程内径
- D.公称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