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4年
- B.6年
- C.8年
- A.热电偶式
- B.火焰棒式
- C.热膨胀式
- A.管卡
- B.绳子
- C.皮套
- A.500毫米
- B.1000毫米
- C.1500毫米
- A.160、300
- B.160、600
- C.-160、300
- D.-160、600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B.谁主管、谁负责
- C.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 D.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 A.0.4MPA
- B.0.2MPA
- C.0.1MPA
- A.泄压阀
- B.过滤器
- C.止回阀
- A.打开打火机试漏
- B.轻轻地打开窗户,自然通风
- C.迅速关闭阀门,切断气源
- A.公开化、制度化
- B.制度化、法定化
- C.公开化、法定化
- D.全面化、制度化
- A.本单位负责人
- B.当地政府安全部门
- C.所在行业安全负责人
- D.当地消防部门
- A.使其湿度接近施工现场湿度
- B.使其温度接近施工现场温度
- C.让施工队习惯施工现场温度
- A.责令限期整改
- B.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 C.暂扣或者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 A.交通运输
- B.建筑施工
- C.危险物品生产、经营
- A.调整岗位权
- B.批评权
- C.拒绝违章作业权
- A.凝水器应定期排放积水,排放时可空放燃气
- B.在道路上作业时,应设作业标志
- C.凝水器护盖、排水装置应定期检查且无泄漏和堵塞
- A.会立刻发生爆炸
- B.会慢慢地燃烧
- C.不会燃烧
- A.1、2、3区
- B.1、2、3、4区
- C.0、1、2区
- A.3千元
- B.4千元
- C.5千元
- D.6千元
- A.1次
- B.2次
- C.3次
- A.排气管出口必须带防火罩
- B.车速超过10公里/时
- C.进站槽车应提起接地链
- A.0.003
- B.0.006
- C.0.009
- A.1.6<P≤2.5MPA
- B.0.8<P≤1.6MPA
- C.0.4<P≤0.8MPA
- A.避开楼宇
- B.避开潜在点火源
- C.两者皆是
- A.3.5倍
- B.5倍
- C.7.5倍
- A.自然通风设备
- B.抽风机
- C.强制换气装置
- A.把它移出空旷地方
- B.开抽气扇
- C.应自行尽快修好它
- A.半年
- B.一年
- C.二年
- 29
-
()应持证上岗。
- A.特种作业人员
- B.新人厂人员
- C.复岗人员
- D.转岗人员
- A.密闭场地
- B.厨柜内
- C.露台
- A.职称
- B.管理能力
- C.专业知识
- A.连续和长期出现
- B.在有关工艺流程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
- C.在有关工艺流程正常运行时不会出现或只是非常短暂的存在
- A.不能互换
- B.可以互换
- 34
-
煤气中毒的机理是()
- A.CO杀死人体细胞
- B.CO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且不易分离,影响了氧气的输送
- C.煤气影响了人体细胞对氧气的吸收
- D.煤气中毒导致肺功能衰竭
- A.桌面演练
- B.全面演练实战演练
- A.在员工宿舍和生产车间悬挂明显的疏散标志牌
- B.危险物品的车间、仓库应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 C.为了保证安全,晚间锁住员工宿舍和生产车间
- A.隔绝外来的导电装置
- B.做放进电子检管器的引入口
- C.用作站内管道的气密测试
- A.右边方向
- B.顺风方向
- C.逆风方向
- A.螺栓接合
- B.贴角焊接合
- C.对焊接合
- A.0.55
- B.1.05
- C.1.85
- A.迅速从电梯逃生
- B.高姿势从楼梯逃生,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C.躲在室内待救
- D.尽量低姿势从楼梯逃生,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A.2.2米
- B.1.7米
- C.1.5米
- A.500立方米
- B.800立方米
- C.1000立方米
- A.分隔管内的空气和燃气
- B.吸走管内积水
- C.清洁管道内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