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校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化学类)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60

把玻璃管或温度计插入橡皮塞或软木塞时,常常会折断而使人受伤。下列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可在玻璃管上沾些水或涂上甘油等作润滑剂,一手拿着塞子,一手拿着玻璃管一端(两只手尽量靠近),边旋转边慢慢地把玻璃管插入塞子中
  • B.橡皮塞等钻孔时,打出的孔比管径略小,可用圆锉把孔锉一下,适当扩大孔径
  • C.无需润滑,且操作时与双手距离无关
62

有些固体化学试剂(如硫化磷、赤磷、镁粉等)与氧化剂接触或在空气中受热、受冲击或磨擦能引起急剧燃烧,甚至爆炸。使用这些化学试剂时,要注意什么:

  • A.要注意周围环境湿度不要太高
  • B.周围温度一般不要超过30℃,最好在20℃以下
  • C.不要与强氧化剂接触
  • D.以上都是
63

欲除去氯气时,以下哪一种物质作为吸收剂最为有效?

  • A.氯化钙
  • B.稀硫酸
  • C.硫代硫酸钠
  • D.氢氧化铅
64

在使用化学药品前应做好的准备有:

  • A.明确药品在实验中的作用
  • B.掌握药品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等)和化学性质
  • C.了解药品的毒性;了解药品对人体的侵入途径和危险特性;了解中毒后的急救措施
  • D.以上都是
65

剧毒物品保管人员应做到:

  • A.日清月结
  • B.帐物相符
  • C.手续齐全
  • D.以上都对
66

处置实验过程产生的剧毒药品废液,说法错误的是:

  • A.妥善保管
  • B.不得随意丢弃、掩埋
  • C.集中保存,统一处理
  • D.稀释后用大量水冲净
67

强碱烧伤处理错误的是:

  • A.立即用稀盐酸冲洗
  • B.立即用1%~2%的醋酸冲洗
  • C.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 D.先进行应急处理,再去医院处理
68

化学品的毒性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消化道吸收及呼吸道吸收等三种方式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下列不正确的预防措施是:

  • A.实验过程中使用三氯甲烷时戴防尘口罩
  • B.实验过程中移取强酸、强碱溶液应带防酸碱手套
  • C.实验场所严禁携带食物;禁止用饮料瓶装化学药品,防止误食
  • D.称取粉末状的有毒药品时,要带口罩防止吸入
69

以下什么物质引起的皮肤灼伤禁用水洗?

  • A.五氧化二磷
  • B.五硫化磷
  • C.五氯化磷
  • D.以上都是
71

应如何简单辨认有味的化学药品?

  • A.用鼻子对着瓶口去辨认气味
  • B.用舌头品尝试剂
  • C.将瓶口远离鼻子,用手在瓶口上方扇动,稍闻其味即可
  • D.取出一点,用鼻子对着闻
72

大量试剂应放在什么地方?

  • A.试剂架上
  • B.实验室内试剂柜中
  • C.实验台下柜中
  • D.试剂库内
73

高温实验装置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 A.注意防护高温对人体的辐射
  • B.熟悉高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并细心地进行操作
  • C.如不得已非将高温炉之类高温装置置于耐热性差的实验台上进行实验时,装置与台面之间要保留一厘米以上的间隙,并加垫隔热层,以防台面着火
  • D.使用高温装置的实验,要求在防火建筑内或配备有防火设施的室内进行,并要求密闭,减少热量损失
75

对于实验室的微波炉,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微波炉开启后,会产生很强的电磁辐射,操作人员应远离
  • B.严禁将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 C.实验室的微波炉也可加热食品
  • D.对密闭压力容器使用微波炉加热时应注意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操作
76

实验中用到很多玻璃器皿,容易破碎,为避免造成割伤应该注意什么?

  • A.装配时不可用力过猛,用力处不可远离连接部位
  • B.不能口径不合而勉强连接;
  • C.玻璃折断面需烧圆滑,不能有棱角
  • D.以上都是
77

实验室内使用乙炔气时,说法正确的是:

  • A.室内不可有明火,不可有产生电火花的电器
  • B.房间应密闭
  • C.室内应有高湿度
  • D.乙炔气可用铜管道输送
78

容器中的溶剂或易燃化学品发生燃烧应如何处理?

  • A.用灭火器灭火或加砂子灭火
  • B.加水灭火
  • C.用不易燃的瓷砖、玻璃片盖住瓶口
  • D.用湿抹布盖住瓶口
79

下列实验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对容量瓶、量筒等容器加热
  • B.在通风橱操作时, 可将头伸入通风柜内观察
  • C.非一次性防护手套脱下前必须冲洗干净,而一次性手套时须从后向前把里面翻出来脱下后再扔掉
  • D.可以抓住塑料瓶子或玻璃瓶子的盖子搬运瓶子
80

往玻璃管上套橡皮管(塞)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A.管端应烧圆滑
  • B.用布裹手或带厚手套,以防割伤手
  • C.可以使用薄壁玻管
  • D.加点水或润滑剂
81

溶剂溅出并燃烧应如何处理?

  • A.马上使用灭火器灭火
  • B.马上向燃烧处盖砂子或浇水
  • C.马上用石棉布盖住燃烧处,尽快移去临近的其它溶剂,关闭热源和电源,再灭火
  • D.以上都对
82

氯气急性中毒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气胸、纵隔气肿等,不会引起什么症状?

  • A.中、重度昏迷
  • B.支气管哮喘
  • C.慢性支气管炎
  • D.严重窒息
83

下列关于混合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三氧化铬的硫酸溶液与有机物混合,可能爆炸
  • B.硝酸氨与活性炭混合可能燃烧
  • C.高氯酸与金属盐混合可能爆炸
  • D.高氯酸与盐酸混合可能爆炸
85

下列哪种物质与乙醇混溶时易发生爆炸?

  • A.盐酸
  • B.乙醚
  • C.高氯酸
  • D.丙酮
86

下列物质应避免与水接触以免发生危险的是:

  • A.氯化钠
  • B.氯化钙
  • C.四氢化铝
  • D.硫酸钙
87

下列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是:

  • A.汽油、易燃液体
  • B.放射性物品;
  • C.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剧毒药品和感染性物品
  • D.氯化钾
89

下面哪组溶剂不属易燃类液体?

  • A.甲醇、乙醇
  • B.四氯化碳、乙酸
  • C.乙酸丁酯、石油醚
  • D.丙酮、甲苯
90

金属Hg具有高毒性,常温下挥发情况如何?

  • A.不挥发
  • B.慢慢挥发
  • C.很快挥发
  • D.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会挥发
91

活泼金属应存放在何处?

  • A.密封容器中并放入冰箱
  • B.密封容器中并放入干燥器
  • C.泡在煤油里密封避光保存
  • D.密封容器中并放入密闭柜子内
93

实验过程中发生烧烫(灼)伤,错误的处理方法是:

  • A.浅表的小面积灼伤,以冷水冲洗15至30分钟至散热止痛
  • B.以生理食盐水擦拭(勿以药膏、牙膏、酱油涂抹或以纱布盖住)
  • C.若有水泡可自行刺破
  • D.大面积的灼伤,应紧急送至医院
94

混和或相互接触时,不会产生大量热量而着火、爆炸的是:

  • A.KMnO4和浓硫酸
  • B.CCl4和碱金属
  • C.硝铵和酸
  • D.浓HNO4和胺类
96

下列那一项不是发生爆炸的基本因素?

  • A.温度
  • B.压力
  • C.湿度
  • D.着火源
98

2,4-二硝基苯甲醚、萘、二硝基萘等可升华固体药品燃烧应如何进行灭火:

  • A.用灭火器灭火
  • B.火灭后还要不断向燃烧区域上空及周围喷雾水
  • C.用水灭火,并不断向燃烧区域上空及周围喷雾水至可燃物完全冷却
  • D.以上都是
99

混和时不会生成高敏感、不稳定或者具有爆炸性物质的是:

  • A.醚和醇类
  • B.烯烃和空气
  • C.氯酸盐和铵盐
  • D.亚硝酸盐和铵盐
100

氢氟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危害性,皮肤接触氢氟酸后可出现疼痛及灼伤,随时间疼痛渐剧,皮肤下组织被破坏,这种破坏会传播到骨骼。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 A.稀的氢氟酸危害性很低,不会产生严重烧伤
  • B.氢氟酸蒸气溶于眼球内的液体中会对人的视力造成永久损害
  • C.使用氢氟酸一定要戴防护手套,注意不要接触氢氟酸蒸汽
  • D.工作结束后要注意用水冲洗手套、器皿等,不能有任何残余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