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高级保育员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1

记录()的主要内容是记录体弱儿童的身体和活动情况以及以及个别需要帮助的儿童的情况

  • A.全班儿童的情况
  • B.体弱儿童的情况
  • C.个别儿童的情况
  • D.淘气儿童的情况
14

学前教育机构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学前教育机构的人际关系和( )。

  • A.设备条件
  • B.师生关系
  • C.交往方式
  • D.文化建设
16

下列游戏属于有规则游戏是( )。

  • A.音乐游戏
  • B.角色游戏
  • C.表演游戏
  • D.结构游戏
17

腹泻时,婴幼儿应( )。

  • A.多喝凉开水
  • B.多喝热水
  • C.喝盐水
  • D.口服补液盐
18

幼儿乳牙有多少颗?( )

  • A.20颗
  • B.24颗
  • C.32颗
19

( )属于文明的进餐习惯。

  • A.夹菜挑挑捡捡
  • B.餐具碰撞发出大声音
  • C.进餐速度快
  • D.细嚼慢咽
20

发现流感患儿后,保育员应( )。

  • A.马上送医院
  • B.让患儿回家
  • C.彻底开窗换气
  • D.马上消毒
21

婴幼儿患病毒性腮腺炎后,应开窗通风( )。

  • A.3分钟
  • B.5分钟
  • C.10分钟
  • D.15分钟
22

幼儿经常“牛皮吹破天”、“睁眼说瞎话”是因为()。

  • A.怕被惩罚
  • B.趋乐
  • C.认知水平低
  • D.虚荣
23

便池应该重点擦拭的地方是()。

  • A.入水口
  • B.边沿
  • C.拐角
  • D.池外
26

()含胡罗卜素丰富。

  • A.白菜
  • B.大米
  • C.红薯
  • D.土豆
27

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主要有( )

  • A.学习
  • B.游戏
  • C.户外活动
  • D.进餐、午睡、入厕
28

保育员道德品行素质首先表现为完善健全的( )

  • A.人格
  • B.心理
  • C.教育理论
  • D.情感
29

佝偻病的病因是( )。

  • A.缺乏钙
  • B.缺乏维生素D
  • C.缺乏铁
31

口味的形成受( )影响。

  • A.社区
  • B.幼儿园
  • C.家庭
  • D.同伴
33

关于婴幼儿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排便就起来,不在便盆上玩耍
  • B.边吃边排
  • C.长时间坐盆
  • D.把便盆当椅子坐
34

保育员在寝室开窗通风的时间是()。

  • A.冬季时间长
  • B.冬季全天开窗
  • C.夏季全天开窗
  • D.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开窗的时间和多少
36

学前儿童的(),其游戏的内容也就越丰富。

  • A.生活经验越丰富
  • B.年龄越大
  • C.游戏的时间越长
  • D.游戏的人数越多
37

某幼儿园炊事员在体检中查出患慢性痢疾,他应该( )。

  • A.边治疗边工作
  • B.继续工作,注意消毒
  • C.休息半日
  • D.离开工作岗位
39

( )是自护教育应注意的事项之一。

  • A.教育的内容要由近及远,由己及彼,不脱离幼儿的生活范围
  • B.教育的内容有成人来定
  • C.教育的频率要要增加
  • D.让幼儿自然掌握
40

水杯消毒后应()。

  • A.擦干
  • B.煮
  • C.清水浸泡
  • D.清水冲洗
41

( )有利于1岁前婴儿感受尿意。

  • A.及时更换尿布
  • B.把尿
  • C.用纸尿裤
  • D.用湿尿布
42

幼儿园环境的布置应该是动态的,应以符合婴幼儿活动的需要和( )为前提。

  • A.实现教育目标
  • B.实现教师的要求
  • C.符合幼儿的想法
  • D.实现幼儿园要求
43

肥胖对孩子的危害是( )。

  • A.多动症
  • B.贫血
  • C.动脉硬化的隐患
  • D.感冒
45

给婴幼儿点眼药的方法是()。

  • A.用左手食指、拇指用力分开婴幼儿上下眼皮,让他向上看,把药滴在下眼皮内,每次3~4滴
  • B.用左手食指、拇指轻轻分开孩子的婴幼儿上下眼皮,让他向上看,把药滴在下眼皮内,每次3~4滴
  • C.用左手食指、拇指轻轻分开孩子的婴幼儿上下眼皮,让他向下看,把药滴在下眼皮内,每次1~2滴
  • D.用左手食指、拇指轻轻分开孩子的婴幼儿上下眼皮,让他向上看,把药滴在下眼皮内,每次1~2滴
46

开窗通风的好处是()。

  • A.可以减少蟑螂等害虫
  • B.减少疾病的传播
  • C.使幼儿疲惫
  • D.增加二氧化碳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