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让大家分享
- B.没收
- C.暂时藏起来
- D.纪录并放在婴幼儿知道但够不到的地方
- A.淋巴管、淋巴液
- B.淋巴管、淋巴结、脾、扁桃体
- C.淋巴液、淋巴结
- D.淋巴管、淋巴液、脾、扁桃体
- A.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 B.分享婴幼儿带来的食物
- C.分享婴幼儿带来的玩具
- D.检查是否带手绢
- A.摸额头、手
- B.摸额头、颌下、腮部
- C.摸腋下、颌下、肚子
- D.摸腋下、腹股沟、额头
- A.食具
- B.便器
- C.洗手水龙头
- D.毛巾
- A.1天1次
- B.1天2次
- C.2天1次
- D.1周1次
- A.不盖盖子
- B.放置于阳光下
- C.避光、避热
- D.保温
- A.厕所
- B.方便保育员取放的地方
- C.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 D.水池边
- A.所需原药量=欲配制浓度×欲配制数量/原药含量
- B.所需原药量=欲配制浓度×欲配制数量
- C.所需原药量=欲配制浓度+欲配制数量/原药含量
- D.所需原药量=欲配制浓度×欲配制数量-原药含量
- A.图书
- B.衣物
- C.餐具
- D.空气
- A.加上
- B.减去
- C.乘以
- D.除以
- A.可能性
- B.必要性
- C.差异性
- D.共同性
- A.认识的需要
- B.识字的需要
- C.睡眠的需要
- D.玩水的需要
- A.想象
- B.记忆
- C.思维
- D.知觉
- A.0~6岁
- B.6~7岁
- C.3~6岁
- D.3岁前
- A.观察持续的时间较短。
- B.观察的目的性较强,不容易受外界新异刺激的干扰并能持久。
- C.观察持续的时间较长。
- D.能够很容易注意事物的内在联系。
- A.牛奶
- B.鱼肝油
- C.水果
- D.鸡蛋
- A.认识活动以成人教为主要特点
- B.情绪稳定
- C.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 D.个性已经形成
- A.批评
- B.羞辱
- C.转移注意力
- D.恐吓
- A.偏食挑食
- B.补充铁剂
- C.营养全面
- D.饭后喝茶
- 21
-
()是正确的。
- A.排便时吃东西
- B.专心排便 排便时看书
- C.排便时唱歌
- D.饭后坐盆排便
- A.外耳道宽阔,污水潴留
- B.外耳道狭窄,细菌繁殖
- C.外耳道短,细菌繁殖
- D.外耳道长,进入污水
- A.狭窄
- B.脂肪少
- C.娇嫩
- D.薄
- A.咬上唇
- B.双排牙
- C.舌头舔新牙
- D.双侧咀嚼
- 25
-
幼儿应该唱()歌曲。
- A.成人
- B.青年
- C.儿童
- D.幼儿
- A.不得超过体重的1/5
- B.不得超过体重的1/8
- C.不得超过体重的1/10
- D.不得超过体重的1/20
- A.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
- B.行为准则的
- C.道德规范的
- D.行为规范的
- A.劳动性
- B.发展性
- C.专门性
- D.职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