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员岗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模拟卷四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5

婴儿睡前喝水过多不会导致(  )。

  • A.小便量增加
  • B.遗尿
  • C.影响睡眠
  • D.腹泻
16

会妨碍婴儿睡眠的是(  )。

  • A.睡前听音乐或故事
  • B.膀胱排空
  • C.卧室变动
  • D.穿保暖衣服
17

为婴儿选择补充食品时应 (  )。

  • A.从多到少,从粗到细
  • B.几样食物同时添加
  • C.要适当加盐糖味精调味
  • D.在婴儿健康时添加
18

未加辅食的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呈( )。

  • A.墨绿色
  • B.黄色或金黄色
  • C.红色
  • D.棕色
19

婴儿因某些食物过敏反应,一般不常出现的症状是(  )。

  • A.嗜睡、便秘
  • B.紫疳、呕吐
  • C.腹泻、嗜睡
  • D.湿疹、荨麻疹
20

当婴儿因腹痛哭闹时,父母的正确反应是(  )。

  • A.用力按揉婴儿腹部
  • B.第一时间送医院
  • C.自己在家解决
  • D.觉得自己解决不了时尽早带其去医院
21

关于婴儿的喂奶量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如果母乳量正常,哺乳量应逐渐稳定并随新生儿体重逐步增加
  • B.对用牛奶喂养的新生儿,最重要的是不要吃过量,以免加重水化器官的负担
  • C.进入断乳期后喂奶量应逐渐减少
  • D.断乳成功后才能减少喂奶量
23

对于拒绝吃各种食物的婴儿,进餐环境不应该(  )。

  • A.有丰富刺激的场所
  • B.选择无视觉、听觉干扰的环境
  • C.有固定的位置、桌椅和餐具
  • D.安全和舒适
25

根据育婴师的职业标准,下面不是育婴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是( )。

  • A.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 B.身体健康
  • C.口齿清楚、会讲普通话
  • D.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26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倡导以( )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 A.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 B.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 C.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满
27

以下做法对婴儿的安全不利的是(  )。

  • A.门窗不可装弹簧,要能上锁
  • B.窗户栏杆的间隔应小于20厘米,窗下放家具,帮助婴儿爬高
  • C.有阳台的应将通往阳台的门锁上
  • D.落地窗选用强化玻璃
28

不适合婴儿活动的公共场所是( )。

  • A.居住所在地的物业小区
  • B.户外活动的公园
  • C.儿童游乐场
  • D.办公大楼
29

干预婴儿意外伤害,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保护意识,特别是(  )。

  • A.教给人们一些预防意外伤害的知识和方法
  • B.组织婴儿学习安全理论常识
  • C.引导婴儿进行危险游戏的演习
  • D.禁止婴儿独自游戏
30

预防婴儿意外伤害的发生,要(  )。

  • A.检查厨房、浴室、房间、起居室、卧室、门厅、楼梯和走廊的安全
  • B.测试宝宝社会交往能力
  • C.测查婴儿睡眠质量
  • D.监测婴儿生长发育
32

会引起喂养过度的做法是(  )。

  • A.给婴儿的食物过杂
  • B.给婴儿喂食不宜消化的食物
  • C.给婴儿喂养的次数过多
  • D.喂奶时的速度过快
33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3个月的婴儿能表示自己的意见
  • B.4个月的婴儿抓面前物体,在胸前玩弄自己的双手,见食物表示喜悦
  • C.5~6个月的婴儿伸手取物,辨认熟人与陌生人
  • D.7~8个月的婴儿听懂自己名字,自握饼干吃
34

关于断乳的时间与照料描述正确的是(  )。

  • A.一般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生后6个月以内断乳
  • B.母亲的乳量再多,也要在1岁前断奶
  • C.断奶完成后添加补充食物
  • D.断乳后,根据婴儿的月龄摄入适宜的配方奶粉
35

人体食物加工厂是指( )。

  • A.呼吸系统
  • B.内分泌系统
  • C.运动系统
  • D.消化系统
38

婴儿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不包括( )。

  • A.上呼吸道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
  • B.黏膜纤毛具有清除作用
  • C.上呼吸道不具有加湿作用
  • D.肺的缓冲气量较少
39

关于婴儿意志力发展描述正确的是(  )。

  • A.新生儿没有意志力
  • B.1~12个月,开展产生一些随意运动,进而有不随意运动
  • C.12~24个月,婴儿能够用意志力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
  • D.运动能力的掌握和运动的目的性,与婴儿意志力的产生没有直接联系
40

关于婴儿精细动作发展顺序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新生儿手接触物体时出现握持反射
  • B.6个月左右才出现主动抓握
  • C.在主动抓握后进而出现了手眼及其他部位肌肉协调动作
  • D.5~6月后出现了以视觉为线索的抓握
41

婴儿肌肉发展的顺序是 (  )。

  • A.从下到上、从大到小
  • B.从上到下、从大到小
  • C.从下到上、从小到大
  • D.从上到下、从小到大
42

婴儿尽管是生理性远视,但对近距离看物仍较清楚,这是因为他们(  )。

  • A.眼球前后径长
  • B.晶状体弹性差,调节能力弱
  • C.眼睛容易斜视
  • D.晶状体弹性好,调节能力强
43

关于婴儿感觉统合练习的说法不正确是( )。

  • A.训练当中要让婴儿感到快乐而不是压力
  • B.训练中婴儿是主角,要尊重婴儿对感觉刺激的需要和选择
  • C.要通过控制环境给使婴儿作出适应性反应,而不要教婴儿如何做
  • D.在训练时要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进行,即使婴儿不喜欢,也要持之以恒
44

婴儿的精细动作技能发展越好,标志着(  )。

  • A.婴儿手眼协调能力的逐步增长
  • B.精细动作游戏设计和选择与婴儿两手动作的发展阶段相匹配程度越高
  • C.人的大脑神经、骨骼肌肉和感觉组合成熟度逐渐增强
  • D.婴儿的认知能力随两手动作发展越好
45

婴儿运动空间的创设对促进(  )等方面能力十分有利。

  • A.运动技能
  • B.语言能力
  • C.精细动作
  • D.美感
46

婴儿在睡眠好、吃得好和情绪饱满的状态下,适宜选择( )。

  • A.比较激烈﹑活动量大的游戏
  • B.比较激烈、活动量小的游戏
  • C.比较安静而平和的游戏
  • D.活动量小、安静而平和的游戏
47

婴儿运动发展的规律是(  )。

  • A.从最初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后逐渐分化为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
  • B.从最初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后逐渐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
  • C.从最初局部的、笼统的、散漫的,后逐渐分化为全身性的、准确的、专门化的
  • D.从最初局部的,发生在下肢,后逐渐分化为全身性的、准确的、专门化的
48

我国一般把从出生到成人之间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

  • A.新生儿期、乳儿期、学前期、婴儿期、学龄期和少年期
  • B.新生儿期、婴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少年期和青年期
  • C.乳儿期、婴儿期、婴儿后期、学龄期、少年期和青春期
  • D.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期、少年期和青年期
49

《食品卫生法》中关于婴儿食品的规定,不正确的是( )。

  • A.婴儿食品是指满足婴儿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食品
  • B.主食品是指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的主要食品
  • C.辅食品是指根据婴儿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各种营养素需求增加而添加气态营养素的辅助食品
  • D.婴儿食品必须符合地方工商管理部门制定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