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流动水
- B.盆接水
- C.脏水
- D.药水
- A.增添辅食
- B.进餐
- C.用药
- D.吃零食
- A.维生素B2
- B.维生素D
- C.碘
- D.锌
- A.碘
- B.维生素D
- C.维生素B2
- D.叶酸
- 11
-
营养物包括()。
- A.食物、药物与维生素
- B.药物与维生素
- C.食物与维生素
- D.食物与药物
- A.智商大增,其中动作发育影响最甚
- B.大便不好,有时拉稀,有时便秘
- C.情绪不稳定、哭闹烦躁、对周围事物或哄逗无反应
- D.血色素低,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肝脾肿大
- A.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可进行预防接种
- B.有神经系统疾病者可进行预防接种
- C.有先天性免疫缺陷者可进行预防接种
- D.出现感冒、轻度低热者情况时应暂缓进行预防接种,情况缓和或痊愈后再行接种
- A.局部红肿
- B.发热
- C.局部硬结
- D.过敏
- A.36
- B.38.5
- C.38
- D.37.5
- A.10
- B.20
- C.32
- D.46
- A.24小时
- B.2个月
- C.4个月
- D.6个月
- A.增强食欲
- B.健康成长
- C.自理能力发展
- D.动作技能提高
- A.增进食欲
- B.增强抵抗力
- C.减缓智力发育
- D.调节情绪
- A.60
- B.42
- C.20
- D.10
- 21
-
婴儿一出生即可进行()。
- A.冷水冲浴
- B.冷水淋浴
- C.半身温水浴
- D.热水浴
- A.强迫婴儿按要求去作
- B.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 C.用食物逗引婴儿
- D.严格要求
- A.2~5个月
- B.6~12个月
- C.12~18个月
- D.36个月
- A.胎便
- B.母乳喂养婴儿的粪便
- C.人工喂养婴儿的粪便
- D.混合喂养婴儿的粪便
- A.小便量增加
- B.遗尿
- C.影响睡眠
- D.腹泻
- 26
-
会妨碍婴儿睡眠的是()。
- A.睡前听音乐或故事
- B.膀胱排空
- C.卧室变动
- D.穿保暖衣服
- A.保持室内通风,光线稍暗
- B.注意婴儿的睡姿
- C.注意婴儿的脸色
- D.让婴儿独自安静睡眠即可
- A.从多到少,从粗到细
- B.几样食物同时添加
- C.要适当加盐糖味精调味
- D.在婴儿健康时添加
- A.墨绿色
- B.黄色或金黄色
- C.红色
- D.棕色
- A.如果母乳量正常,哺乳量应逐渐稳定并随新生儿体重逐步增加
- B.对用牛奶喂养的新生儿,最重要的是不要吃过量,以免加重水化器官的负担
- C.进入断乳期后喂奶量应逐渐减少
- D.断乳成功后才能减少喂奶量
- A.嗜睡、便秘
- B.紫疳、呕吐
- C.腹泻、嗜睡
- D.湿疹、荨麻疹
- A.用力按揉婴儿腹部
- B.第一时间送医院
- C.自己在家解决
- D.觉得自己解决不了时尽早带其去医院
- A.有丰富刺激的场所
- B.选择无视觉、听觉干扰的环境
- C.有固定的位置、桌椅和餐具
- D.安全和舒适
- A.横着抱起
- B.竖立抱起
- C.趴着
- D.仰卧
- A.一般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生后6个月以内断乳
- B.母亲的乳量再多,也要在1岁前断奶
- C.断奶完成后添加补充食物
- D.断乳后,根据婴儿的月龄摄入适宜的配方奶粉
- A.给婴儿的食物过杂
- B.给婴儿喂食不宜消化的食物
- C.给婴儿喂养的次数过多
- D.喂奶时的速度过快
- A.1/2
- B.1/4
- C.1/6
- D.1/8
- 38
-
人体食物加工厂是指()。
- A.呼吸系统
- B.内分泌系统
- C.运动系统
- D.消化系统
- A.上呼吸道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
- B.黏膜纤毛具有清除作用
- C.上呼吸道不具有加湿作用
- D.肺的缓冲气量较少
- A.多血质
- B.胆汁质
- C.黏液质
- D.抑郁质
- A.新生儿手接触物体时出现握持反射
- B.6个月左右才出现主动抓握
- C.在主动抓握后进而出现了手眼及其他部位肌肉协调动作
- D.5~6月后出现了以视觉为线索的抓握
- A.眼球前后径长
- B.晶状体弹性差,调节能力弱
- C.眼睛容易斜视
- D.晶状体弹性好,调节能力强
- A.从下到上、从大到小
- B.从上到下、从大到小
- C.从下到上、从小到大
- D.从上到下、从小到大
- A.新生儿期、乳儿期、学前期、婴儿期、学龄期和少年期
- B.新生儿期、婴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少年期和青年期
- C.乳儿期、婴儿期、婴儿后期、学龄期、少年期和青春期
- D.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期、少年期和青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