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卫生填埋
- 2
-
固体废物的压实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冲洗地面和车辆
- B.及时清运建筑垃圾
- C.在施工工地设置硬质围挡
- D.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
- A.氯氟烃
- B.NOX
- C.SO2
- D.甲醛
- E.氟化氢
- A.日常生活中产生的
- B.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
- C.法律视为生活垃圾
- D.行政法规规定的视为生活垃圾
- E.无用的
- A.环境状况公报
- B.国家环境质量
- C.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
- D.其他重大环境信息
- A.表面化学性质活泼的物料
- B.表面亲水性的物料
- C.表面疏水性的物料
- D.表面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物料
- A.农业
- B.农村
- C.农民
- D.农田
- A.电器电子产品的生产者
- B.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
- C.电器电子产品的消费者
- D.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
- A.试样未经充分混匀;
- B.滴定管的读数读错;
- C.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 D.砝码未经校正;
- A.毒理学指标
- B.细菌学指标
- C.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 D.放射性指标
- E.流行病学指标
- A.人旅游饭店
- B.主题公园
- C.网箱养鱼
- D.水泥粉磨站
- 31
-
我国森林覆盖率为()。
- A.13.90%
- B.12%
- C.31.30%
- D.15%
- A.50以下
- B.50~100
- C.101~150
- D.151~200
- A.绝缘靴
- B.导电靴
- C.胶靴
- D.布靴
- A.流动性,排放高度高,排放污染物主要是SO2、NOX、CO等
- B.流动性,排放高度较低,接近人呼吸带,污染物主要是NOX、CO、醛类、Pb等
- C.流动性,排放高度较高,排放污染物主要是SO2、、Pb、CO等
- D.流动性,排放高度较低,排放污染物主要是Pb、SO2、醛类等
- E.流动性,排放高度一般较低,排放污染物主要是NOX、醛类、Pb等
- A.盐酸
- B.铬酸
- C.10%硝酸
- A.4
- B.5
- C.3
- A.重金属
- B.白色
- C.酸雨
- A.纸尿裤
- B.杀虫剂
- C.床单
- D.过塑膜
- A.灰土
- B.烟头
- C.陶器
- D.易拉罐
- A.国务院
- B.环境保护部
- C.国家
- A.干垃圾
- B.有害垃圾
- C.不可回收垃圾
- D.湿垃圾
- A.2008年1月1日
- B.2008年4月1日
- C.2008年6月1日
- D.2008年10月1日
- A.2013年7月15日
- B.2014年1月1日
- C.2013年1月1日
- D.2014年7月15日
- A.10%~90%
- B.20%~80%
- C.25%~75%
- D.30%~70%
- A.教育行政部门、学校
-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D.高等院校
- A.80~90
- B.70~80
- C.60~70
- D.50~60
- A.基本国策
- B.政策
- C.方法
- D.工作
- 48
-
景观区内道路应做到()。
- A.基本整洁
- B.无垃圾
- C.整洁
- D.无乱扔垃圾
- A.珠三角地区重点产业和产业园区规划
- B.国家级流域综合规划,水电开发规划
- C.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编制的煤电基地规划
- D.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编制的以石化、化工、有色、钢铁、建材主导的国家级产业园区规划
- A.收运贮存
- B.排放登记
- C.再生利用
- D.就地处理
- A.78个
- B.144个
- C.102个
- A.可回收物
- B.其他垃圾
- C.有害垃圾
- D.易腐垃圾
- A.30处
- B.40处
- C.50处
- D.60处
- A.其他垃圾
- B.可回收物
- C.厨余垃圾
- D.可降解垃圾
- A.停止一切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工程项目建设
- B.改变粗放生产经营方式,走生态经济型发展道路
- C.严格控制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
- D.对己经破坏的重要生态系统,要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措施,认真组织重建与恢复,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 A.原址保护
- B.拆除补偿
- C.迁移保护
- D.异地重建
- A.填埋
- B.焚烧
- C.堆肥
- D.热解
- A.一年
- B.两年
- C.三年
- D.四年
- 59
-
城市道路路旁应做到()。
- A.无垃圾
- B.无人畜粪便
- C.无积水
- D.无积水,垃圾和人畜粪便
- A.一切单位和个人
-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 C.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