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下列有关“债权转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 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 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债权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债权的部分转让给第三人
  • 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的除外
20
重大风险防范的三个认识维度不包括()。
  • 风险域
  • 不确定性
  • 安全点
  • 时间点
2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下列有关运输合同中“航班延误”的描述正确的有()。
  • 承运人应当按照有效客票记载的时间、班次和座位号运输旅客
  • 承运人迟延运输或者有其他不能正常运输情形的,应当及时告知和提醒旅客,采取必要的安置措施,并根据旅客的要求安排改乘其他班次或者退票
  • 造成旅客损失的,承运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不可归责于承运人的除外
  • 造成旅客损失的,承运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28
重大风险防范的三个认识维度不包括()。
  • 风险域
  • 不确定性
  • 安全点
  • 时间点
30
四川省发展的基础条件正加快改善,比较突出的领域包括()。
  • 交通
  • 对外开放
  • 特色优势产业
  • 资源能源条件
31
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最大的差距在()。
  • 农村现代化程度
  • 国民受教育程度
  • 农村生态环境
  • 科技发达程度
32
下列选项中,关于新发展格局“新”在哪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新”在“开放”两字上
  • “新”体现在经济增长内外驱动力的时空转换
  • “新”体现在大国普遍型开放安全发展模式
  • “新”在“循环”两字上
44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包括()。
  •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 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承载能力,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 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全面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
4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下列选项中关于“直接代理”的描述正确的有()。
  • 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 原则上就代理人适用意思表示的一般规则,特定情况除外
  •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是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 代理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4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有关“出租人维修义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承租人在租赁物需要维修时可以请求出租人在合理期限内维修
  • 出租人未履行维修义务的,承租人可以自行维修,维修费用由出租人负担
  • 出租人未履行维修义务的,承租人可以自行维修,维修费用由承租人负担
  • 因维修租赁物影响承租人使用的,应当相应减少租金或者延长租期
4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非法人组织的是()。
  • 个人独资企业
  • 合伙企业
  •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
  • 国有独资企业
52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体化协同发展中,要体现()的城市化策略。
  • 历史、人文、人本主义
  • 快速、经济、便捷
  • 高科技、高品质、高水平
  • 重经济、重科技、重民主
5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下列选项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中意思表示的生效规则”描述正确的有()。
  • 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 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
  • 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
  • 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5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下列选项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的法律后果描述正确的有()。
  • 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 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 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57
四川省在深入实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建强主干,重点是()。
  • 强支撑、求突破
  • 提能级、强带动
  • 优布局、促协作
  • 强支撑、弱带动
59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
  •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 发展活力充分迸发
  • 社会文明不断进步
  •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61
下列选项中,关于所有权要素的理解,描述正确的有()。
  • 人是所有权的主体
  • 所有权的标的是自己的不动产或动产
  • 取得所有权的行为必须是合法行为
  • 所有权的内容是对物全面支配的权利
64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关于农业方面,提出()。
  •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65
关于川渝毗邻地区的发展情况,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川渝毗邻地区经济互补性强
  • 川渝毗邻地区经济互补性弱
  • 川渝毗邻地区与中心城市发展落差大
  • 川渝毗邻地区的产业差异化不显著
67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路径方法包括()。
  •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 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68
四川省二〇三五年的远景目标包括()。
  • 科技实力跻身全国前列
  • 交通强省基本建成
  •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 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71
四川省在深入实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干支联动,重点是()。
  • 强支撑、求突破
  • 提能级、强带动
  • 优布局、促协作
  • 强支撑、弱带动
7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突出的战略地位包括()。
  • 战略大后方
  • 经济增长极
  • 开放新高地
  • 生态保障地
73
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包括()。
  • 有利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省际交界地区的投资环境
  • 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 有利于促进产业合理分工,避免同质恶性竞争
  • 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特别跨省流域、山区共保共治
76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保障是()。
  • 改革开放
  • 统筹发展和安全
  • 体制与治理现代化
  • 扩大内需,释放巨大无比的消费需求
77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后,川渝两地取得成效的领域包括()。
  •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 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 推进体制创新
78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应发挥强内力、聚外力、激活力的()。
  • “加法效应”
  • “乘数效应”
  • “减法效应”
  • “叠加效应”
80
新发展阶段战略之“眼”或“魂”是()。
  • 构建新发展格局
  • 新发展理念
  • 高质量发展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81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推进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建议包括()。
  • 建立协同机制使国家层面规划和两省市发展规划有机叠合形成合力
  • 推进市场的开放性、一体化
  • 推动重大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互用
  • 提高科技协同创新能力
82
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战略举措具体可从()方面着手。
  •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 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84
下列选项中,关于新发展格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新发展格局具有“借道借势发展”的“机遇型”战略的特征,而不是“内生型”长远战略
  • 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大国经济特点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 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发展阶段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 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87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原因包括()。
  • “国际大循环”战略是一种特殊战略,已完成使命,动力趋于衰竭
  • 国家大小对模式选择是重要决定因素
  • 新发展阶段的战略需要和发展条件的具备
8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方面的战略举措的是()。
  • 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92
下列选项中,关于财产的善意取得人的所有权特别救济的要件,描述正确的有()。
  • 受让人取得占有时必须是善意的
  • 标的物已经交由受让人占有
  • 受让人是有偿获得所有权
  • 让与人为物的占有人
93
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蕴藏的机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基础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群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未来发展动力来自政府制度供给与市场竞争机制的共同推动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水平已基本和国内外发达城市群持平
94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意义包括()。
  • 适应国内经济地理格局演变,成为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重要支撑的迫切需要
  • 适应全球经济地理格局演变,抢抓“一带一路”发展重大机遇的必然举措
  • 保护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
  • 形成强大战略后方,增强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和经略周边能力的长远大计
95
新发展阶段的战略手段不包括()。
  • 改革开放驱动
  •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创新驱动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
96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包括()。
  • 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
  • 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
  • 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
  • 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97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多方面优势和有利条件包括()。
  • 制度优势显著
  • 经济长期向好
  • 人力资源丰富
  • 市场空间广阔
98
我国区域合作在新常态下主要表现为()。
  • 区域合作组织
  • 省际合作
  • 市际合作
  • 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
101
乡村振兴需要三十年,2021—2025年是过渡期,其目标是()。
  • 各地区各部门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确立
  • 逐步进入小康社会
  • 启动乡村建设
  • 使乡村彻底脱离贫困
103
四川省在深入实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应做到干支联动,构建()的区域经济布局。
  • “三轴两翼两带”
  • “一轴三翼两带”
  • “三轴两翼三带”
  • “一轴两翼三带”
104
抓好贯彻落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落地见效,应做到()。
  • 聚焦战略落地,在谋深谋实上狠下功夫
  • 聚焦关键支撑,在重点突破上狠下功夫
  • 聚焦整体成势,在协同推进上狠下功夫
  • 聚焦责任落实,在凝聚合力上狠下功夫
10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 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 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 丧失商业信誉
  • 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106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
  • 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 多个领域大而不强、大而不优问题突出
  • 市场主体实力不强
  • 要素瓶颈制约逐步显现
107
新发展阶段,四川省面临的重大机遇包括()。
  • 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
  • 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深刻变化
  • 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叠加
10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人民法院()视为其死亡的日期;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视为其死亡的日期。
  • 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判决书上确认的日期
  • 判决书上确认的日期;意外事件发生之日
  • 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意外事件发生之日
  • 判决书上确认的日期;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
109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重点把握好的要求包括()。
  • 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全局
  • 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 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 统筹推进发展、治理和民生
110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具体表现在()方面。
  • 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干扰
  •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
  • 全球经济低迷风险
  • 美国对我国采取长期的战略遏制政策
111
为开展粮食节约行为,需建立()。
  • 重大疫情防控体质机制
  •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 集中生产调度机制
  • 应急医疗救助机制
113
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
  • 《成渝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
1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下列有关“合同的生效时间”,描述不正确的是()。
  • 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 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且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即时作出承诺
115
关于川渝毗邻地区的基本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潜力小
  • 人口规模大,经济发展潜力大
  • 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潜力大
  • 人口规模大,经济发展潜力小
117
关于风险防控的三要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风险源
  • 风险损失
  • 风险当事人
  • 风险传导
118
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 《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
  • 《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
119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战略。
  • 科教兴国
  • 可持续发展
  • 乡村振兴
  • 依法治国
121
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战略举措具体可从()方面着手。
  •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122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
  •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123
下列选项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的目标描述错误的是()。
  • 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
  •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 到2065年,乡村全面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12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应具备的条件有()。
  •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 意思表示真实
  •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不违背公序良俗
131
现代农业的目标包括()。
  • 保证粮食安全
  • 提高农产品质量
  • 提高农产品价格竞争力
13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特别法人包括()。
  • 机关法人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
  • 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
  •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
13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的请求权有()。
  • 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 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 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 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135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有()。
  • 创新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关键
  • 扩大内需,释放巨大无比的消费需求是战略基点
  • 促进城乡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战略支撑
  • 改革开放是根本动力
137
关于四川省现代化建设经历的阶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三线建设时期,从“一穷二白”奠基起步
  •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末,乘着改革开放春风探索突破
  • 进入新世纪,借力西部大开发加快发展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川现代化建设翻开新篇章
138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包括()。
  •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方向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定目标
  • 坚持新发展理念——明要求
  •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强应对
139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深化农村改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 落实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二十年政策,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 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 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
14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下列属于要约邀请的有()。
  • 拍卖公告、招标公告
  • 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
  • 基金招募说明书
  • 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
142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基本原则包括()。
  • 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
  • 整体谋划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 一以贯之和与时俱进相结合
  • 战略引领和落地落实相结合
147
在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内在逻辑的理论支撑中,一般理论包括()。
  • 增长极理论
  • 梯度转移理论
  • 反梯度理论
  • 倒u理论
148
川渝毗邻地区的特点包括()。
  • 地缘相邻
  • 山水相连
  • 人文相亲
  • 经济相融
149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
  •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 统筹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
  • 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15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在产业之变上的成效包括()。
  • 携手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 整合氢能资源,积极推动“氢走廊”建设
  • 成立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工作专班
  • 携手共建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155
一体化协同联动发展的主要指向包括()。
  • 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要素资源跨区域顺畅流动和更大范围优化配置
  • 产业差异化分工与协作
156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描述正确的有()。
  •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 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
  •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157
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可复制的重要经验包括()。
  • 遵循城市发展规律,跳出中心城区建新城,布局建设集中疏解承载区
  • 选择牵引力大、涉及面广的重大项目带动
  • 重视毗邻地区的一体化先行示范
  • 创新探索有效的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158
下列选项中,关于“十四五”规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新发展阶段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 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159
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战略举措具体可从()方面着手。
  •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6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属于业主共有。经业主共同决定,可以用于()。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的筹集、使用情况应当定期公布。
  • 物业共有部分的养护
  • 物业共有部分的能源费支出
  • 电梯、屋顶、外墙、无障碍设施等共有部分的维修、更新和改造
  • 业主委员会工作经费开支
161
农民的三大权利包括()。
  • 土地承包权
  • 宅基地使用权
  • 集体收益分配权
162
下列选项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贯穿物权制度的一般规则,描述正确的有()。
  • 物权变动以登记生效为原则,以法律特别规定不登记为例外
  •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包括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及其职责、登记办法等
  • 不动产物权的变动,依法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 除另有规定或约定外,物权变动合同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16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应当对设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给予指导和协助。
  • 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居民委员会
  • 物业行业协会
  • 开发建设单位
  • 物业服务企业
164
2020年7月10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
  •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
  • 《成渝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172
2020年7月10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
  • A.《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
  • B.《成渝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 C.《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 D.《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175
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战略举措具体可从()方面着手。(3.0分))
  • A.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 B.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 C.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 D.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76
川渝毗邻地区的特点包括()。(3.0分))
  • A.地缘相邻
  • B.山水相连
  • C.人文相亲
  • D.经济相融
177
四川省二〇三五年的远景目标包括()。(3.0分))
  • A.科技实力跻身全国前列
  • B.交通强省基本建成
  • C.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 D.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18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3.0分))
  • A.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B.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 C.统筹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
  • D.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18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下列选项中关于“直接代理”的描述正确的有()。(3.0分))
  • A.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 B.原则上就代理人适用意思表示的一般规则,特定情况除外
  • C.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是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 D.代理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185
关于行政区经济和经济区经济的不同情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3.0分))
  • A.行政区的经济中心是一定等级政府所对应的综合型城市,首先为地区的政治中心,其次为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中心
  • B.经济区依靠水平式与垂直式的经济网络(主要为产业网络)建立联系,其经济的运行效率取决于本区域市场运行的效率
  • C.行政区依赖行政区的规划权、财税权和政策制度权,对自身具有较强的调控力度,可以满足区域主体即行政区政府的利益诉求
  • D.大部分经济区都对自身具有非常强的调控力度
187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描述正确的有()。(3.0分))
  • A.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 B.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 C.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
  • D.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190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应发挥强内力、聚外力、激活力的()。
  • A.“加法效应”
  • B.“乘数效应”
  • C.“减法效应”
  • D.“叠加效应”
19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下列属于要约邀请的有()。(3.0分))
  • A.拍卖公告、招标公告
  • B.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
  • C.基金招募说明书
  • D.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
19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下列选项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中意思表示的生效规则”描述正确的有()。(3.0分))
  • A.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 B.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
  • C.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
  • D.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195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关于农业方面,提出()。
  • A.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 B.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C.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D.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9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时生效。
  • A.公告完成备案
  • B.公告发布
  • C.公告通过审核
  • D.公告加盖公章
202
()发展战略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四川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承载。
  • A.“一干多支”
  • B.“多干多支”
  • C.“多干一支”
  • D.“一干一支”
203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深化农村改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 B.落实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二十年政策,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 C.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 D.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
204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包括()。(3.0分))
  • A.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方向
  •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定目标
  • C.坚持新发展理念——明要求
  • D.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强应对
206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体化协同发展中,要体现()的城市化策略。
  • A.历史、人文、人本主义
  • B.快速、经济、便捷
  • C.高科技、高品质、高水平
  • D.重经济、重科技、重民主
211
为开展粮食节约行为,需建立()。
  • A.重大疫情防控体质机制
  • B.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 C.集中生产调度机制
  • D.应急医疗救助机制
212
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可复制的重要经验包括()。(3.0分))
  • A.遵循城市发展规律,跳出中心城区建新城,布局建设集中疏解承载区
  • B.选择牵引力大、涉及面广的重大项目带动
  • C.重视毗邻地区的一体化先行示范
  • D.创新探索有效的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213
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包括()。(3.0分))
  • A.有利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省际交界地区的投资环境
  • B.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 C.有利于促进产业合理分工,避免同质恶性竞争
  • D.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特别跨省流域、山区共保共治
216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基本原则包括()。(3.0分))
  • A.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
  • B.整体谋划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 C.一以贯之和与时俱进相结合
  • D.战略引领和落地落实相结合
221
下列选项中,关于财产的善意取得人的所有权特别救济的要件,描述正确的有()。(3.0分))
  • A.受让人取得占有时必须是善意的
  • B.标的物已经交由受让人占有
  • C.受让人是有偿获得所有权
  • D.让与人为物的占有人
224
(),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第一位原则和根本政治保证。
  • A.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 B.提升城乡基层治理能力
  • C.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 D.推进依法治理
225
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战略举措具体可从()方面着手。(3.0分))
  • A.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 B.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C.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 D.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22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3.0分))
  • A.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 B.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 C.丧失商业信誉
  • D.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236
下列选项中,关于新发展格局“新”在哪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新”在“开放”两字上
  • B.“新”体现在经济增长内外驱动力的时空转换
  • C.“新”体现在大国普遍型开放安全发展模式
  • D.“新”在“循环”两字上
237
关于川渝毗邻地区的基本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潜力小
  • B.人口规模大,经济发展潜力大
  • C.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潜力大
  • D.人口规模大,经济发展潜力小
243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多方面优势和有利条件包括()。(3.0分))
  • A.制度优势显著
  • B.经济长期向好
  • C.人力资源丰富
  • D.市场空间广阔
247
在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内在逻辑的理论支撑中,一般理论包括()。(3.0分))
  • A.增长极理论
  • B.梯度转移理论
  • C.反梯度理论
  • D.倒u理论
25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在产业之变上的成效包括()。(3.0分))
  • A.携手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 B.整合氢能资源,积极推动“氢走廊”建设
  • C.成立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工作专班
  • D.携手共建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261
四川省在深入实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建强主干,重点是()。
  • A.强支撑、求突破
  • B.提能级、强带动
  • C.优布局、促协作
  • D.强支撑、弱带动
262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包括()。(3.0分))
  • A.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
  • B.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
  • C.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
  • D.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265
四川省在深入实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应做到干支联动,构建()的区域经济布局。
  • A.“三轴两翼两带”
  • B.“一轴三翼两带”
  • C.“三轴两翼三带”
  • D.“一轴两翼三带”
26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的请求权有()。(3.0分))
  • A.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 B.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 C.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 D.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270
重大风险防范的三个认识维度不包括()。
  • A.风险域
  • B.不确定性
  • C.安全点
  • D.时间点
271
下列选项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的目标描述错误的是()。
  • A.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
  • B.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 C.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 D.到2065年,乡村全面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27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下列有关“合同的生效时间”,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 B.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C.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 D.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且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即时作出承诺
282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战略。
  • A.科教兴国
  • B.可持续发展
  • C.乡村振兴
  • D.依法治国
284
下列选项中,关于中国百年历史大战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革命战争时代实施的是“农村包围城市”
  • B.建国初29年实施的是“重工业优先战略”
  • C.改革开放第一个30年实施的是“国内大循环战略”
  • D.新发展阶段实施的是“构建以高水平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
29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人民法院()视为其死亡的日期;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视为其死亡的日期。
  • A.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判决书上确认的日期
  • B.判决书上确认的日期;意外事件发生之日
  • C.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意外事件发生之日
  • D.判决书上确认的日期;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
294
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
  • A.《成渝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 B.《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 C.《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 D.《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
29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方面的战略举措的是()。
  • A.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 B.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 C.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 D.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301
下列选项中,关于“十四五”规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新发展阶段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 B.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 C.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 D.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303
四川省在深入实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干支联动,重点是()。
  • A.强支撑、求突破
  • B.提能级、强带动
  • C.优布局、促协作
  • D.强支撑、弱带动
304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原因包括()。(3.0分))
  • A.“国际大循环”战略是一种特殊战略,已完成使命,动力趋于衰竭
  • B.国家大小对模式选择是重要决定因素
  • C.新发展阶段的战略需要和发展条件的具备
312
新发展阶段的战略手段不包括()。
  • A.改革开放驱动
  • B.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C.创新驱动
  • D.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
316
关于川渝毗邻地区的发展情况,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川渝毗邻地区经济互补性强
  • B.川渝毗邻地区经济互补性弱
  • C.川渝毗邻地区与中心城市发展落差大
  • D.川渝毗邻地区的产业差异化不显著
3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非法人组织的是()。
  • A.个人独资企业
  • B.合伙企业
  • C.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
  • D.国有独资企业
321
我国区域合作在新常态下主要表现为()。
  • A.区域合作组织
  • B.省际合作
  • C.市际合作
  • D.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
325
乡村振兴需要三十年,2021—2025年是过渡期,其目标是()。
  • A.各地区各部门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确立
  • B.逐步进入小康社会
  • C.启动乡村建设
  • D.使乡村彻底脱离贫困
326
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蕴藏的机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基础
  • B.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群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 C.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未来发展动力来自政府制度供给与市场竞争机制的共同推动
  • D.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水平已基本和国内外发达城市群持平
344
关于四川省现代化建设经历的阶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3.0分))
  • A.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三线建设时期,从“一穷二白”奠基起步
  • B.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末,乘着改革开放春风探索突破
  • C.进入新世纪,借力西部大开发加快发展
  • D.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川现代化建设翻开新篇章
345
下列选项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贯穿物权制度的一般规则,描述正确的有()。(3.0分))
  • A.物权变动以登记生效为原则,以法律特别规定不登记为例外
  • B.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包括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及其职责、登记办法等
  • C.不动产物权的变动,依法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 D.除另有规定或约定外,物权变动合同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348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3.0分))
  • A.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 B.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 C.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 D.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35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下列有关“债权转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 B.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 C.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债权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债权的部分转让给第三人
  • D.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的除外
352
关于风险防控的三要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风险源
  • B.风险损失
  • C.风险当事人
  • D.风险传导
355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保障是()。
  • A.改革开放
  • B.统筹发展和安全
  • C.体制与治理现代化
  • D.扩大内需,释放巨大无比的消费需求
356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有()。(3.0分))
  • A.创新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关键
  • B.扩大内需,释放巨大无比的消费需求是战略基点
  • C.促进城乡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战略支撑
  • D.改革开放是根本动力
358
现代农业的目标包括()。(3.0分))
  • A.保证粮食安全
  • B.提高农产品质量
  • C.提高农产品价格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