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论述正确的是( )。
  •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道德情操、道德品德等)的总和
  • 职业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职业化”,又可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
  • 职业道德既调整着从业者的内部关系,加强行业内部的凝聚力;又改善着从业者与服务对象(客户)之间的关系,塑造行业、从业者的外部形象
  • 鲜明的行业性、利益相关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应用效果上的不确定性都是职业道德存在的显著特征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下列关于两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职业道德建设则是确保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职业道德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产生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并给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最大的效益
  •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而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
  •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对社会和谐的贡献是短期的,但会对今后社会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5
现代化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着密切的联系。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包括像专业技术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是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深入推进职业道德建设是保障各类人才能各尽其能的重要手段。下列关于“现代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要实现社会和谐、行业团结并让现代化建设稳步向前发展就必须要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 “现代化”一词源自西方,主要是指带有变革性的过程和结果,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并进一步引起的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变革
  • 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之一便是道德,职业道德作为道德重要的组成部分便也在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 现代化不是社会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但是,现代化促使社会形态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8
专业技术人才,是指通过学习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知识、并具备该专业能力的特殊人员。下列关于专业技术人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专业技术人才是从事技术工作的尖端人才,具备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能对社会某个领域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 专业技术人才如果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这一积极的生产力将蜕变为对社会发展进步的破坏力
  • 专业技术人才仅存在于科技、科研等少数几个职业领域
  • 专业技术人才是社会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支撑和引领能力源自他们的专业知识、从业经验和奉献精神
12
从1901-1972年间,在荣获诺贝尔奖的286位科学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即185人,是与别人合作研究取得成功的。在诺贝尔奖设立的第一个25年中,合作获奖的占40%;在第二个25年中,占65%;而第三个25年,这个比例就上升到99%。关于这组数据说法正确的是( )。
  • 要获得诺贝尔奖必须依靠与他人的合作,因而我们在完成每项工作时都必须要与他人合作完成
  • 科研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其爱岗敬业,这也说明了每位工作者都应当爱岗敬业
  • 包括科研活动在内,人类的许多劳动都需要协同完成,相互之间的合作对于成功地完成某项工作至关重要
  • 我们在工作过程中不仅应当爱岗敬业,更应当学会与他人进行沟通,开展合作,否则将一事无成
13
下列关于道德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 在西方的古代文化中,“道德”指风俗、习惯,也含有原则、规范、品质及善恶评价的意思
  • 道德是在特定社会中,生存、生活的个人对这种意识形态规则的认识和立场,是个人对所在社会群体所共识的意识形态规则的认识
  • 道德是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各种形式的教育力量,以善和恶等行为标准去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调整人们之间的、个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指导、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
  • 中国古代的道德概念包含道德规范之意和个人品行修养之理两层含义
16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选人时更加看重其道德品质。这表明( )。
  • 这些企业原有员工的职业道德品质不高
  • 职业道德品质高的人,其职业技能水平也越高
  • 职业道德品质高的员工更有助于企业增强持久竞争力
  • 对这些企业来说,员工职业技能水平问题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
17
所谓自律,就是自我约束,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律法规,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下列关于自律的重要性论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每个从业者都必须具备自律意识,因为良好的社会秩序必须依靠所有社会成员来共同遵守和维护。职业道德自律意识对于建立良好、和谐的职业道德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他律”是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核心,“自律”是对“他律”进行辅助
  • 从业者对职业道德规范形成正确认知并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是有效地实践职业道德的前提
  • 在职业道德领域,自律意识是从业者形成良好工作作风的基础,从业者有了自律的意识和习惯,才会时刻警醒、悉心防范、自尊自爱
18
关于职业道德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文明程度高、法治完善健全的国家,其法律中体现的道德规范便越多
  • 重视职业道德的法制健全,用法律法规来约束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无疑是必须、也是有效的途径
  • 目前把越来越多的道德规范纳入到社会的法律规则体系之中的国家仍然为数不多
  • 我国的法律制度急需进一步健全,特别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本身的立法和制度化建设
20
下列关于组织品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组织品牌是指以组织名称或标志物为品牌名称所形成的社会形象概念,职业道德是推动组织品牌的重要力量
  • 组织品牌是组织得以发展的关键,每个企业都应当建立自己的品牌,是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美誉度的唯一途径
  • 组织品牌传达的是组织的运行或经营理念、组织的文化、组织的价值观念及对消费者个人或社会的态度等,良好的品牌能有效突破地域之间的壁垒,进行跨地区的运行和经营活动
  • 职业道德和组织品牌的共同作用在于促进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强化组织竞争力的组织文化力
23
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包括( )。
  • 系统性原则
  • 实践性原则
  • 开放性原则
  • 行业性原则
24
下列关于“职业”一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有工作,有收入,存在着时间上的连续性是职业的特征
  • 职业是公民参与社会分工,通过利用自身的体能、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生活需求的工作
  • 职业包含了个人与社会、知识技能与创造、创造财富与获得报酬、工作和生活等四层关系
  • 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出现分工后的产物
25
在下列名人名言中,不是关于诚信的是( )。
  •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
  •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言不信者,行不果”
26
根据24题阅读材料,下列关于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有助于培养和提升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
  • 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竞争力
  • 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唯一途径
  • 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
33
“慎独”代表了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人们在自身的职业行为中不断追求的目标。下列关于“慎独”一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这个词出自我国古籍《礼记•中庸》,是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精神支撑
  • “慎独”就是指道德原则无时无刻都不可离开我们身边,就是要时时刻刻检查自己的行动,反思自身不正确的行为
  • “慎独”代表了较高层次的道德追求,最早提出于在我国的秦汉时期,经过历史的沿革,现已成为中国道德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是“慎独”的行为表现之一
34
下列关于组织品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组织品牌是指以组织名称或标志物为品牌名称所形成的社会形象概念,职业道德是推动组织品牌的重要力量
  • 组织品牌是组织得以发展的关键,每个企业都应当建立自己的品牌,是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美誉度的唯一途径
  • 组织品牌传达的是组织的运行或经营理念、组织的文化、组织的价值观念及对消费者个人或社会的态度等,良好的品牌能有效突破地域之间的壁垒,进行跨地区的运行和经营活动
  • 职业道德和组织品牌的共同作用在于促进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强化组织竞争力的组织文化力
47
所谓自律,就是自我约束,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律法规,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下列关于自律的重要性论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每个从业者都必须具备自律意识,因为良好的社会秩序必须依靠所有社会成员来共同遵守和维护。职业道德自律意识对于建立良好、和谐的职业道德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他律”是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核心,“自律”是对“他律”进行辅助
  • 从业者对职业道德规范形成正确认知并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是有效地实践职业道德的前提
  • 在职业道德领域,自律意识是从业者形成良好工作作风的基础,从业者有了自律的意识和习惯,才会时刻警醒、悉心防范、自尊自爱
50
2012年5月,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中国,该纪录片记录了中国历史悠久而灿烂的饮食文化,却也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在下列关于该领域职业道德现状的描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地沟油”“毒胶囊”“瘦肉精”等现象层出不穷
  • 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领域的职业道德建设严重滞后
  • 有网友在观看完《舌尖上的中国》后,调侃道我们每天吃到的食物可以称为“舌尖上的化学元素周期表”,这表明我国所有的食品都存在质量问题
  • 要加强食品安全,培养这个领域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53
下列关于“职业”一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有工作,有收入,存在着时间上的连续性是职业的特征
  • 职业是公民参与社会分工,通过利用自身的体能、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生活需求的工作
  • 职业包含了个人与社会、知识技能与创造、创造财富与获得报酬、工作和生活等四层关系
  • 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出现分工后的产物
56
在下列古训中,与自律无关的是( )。
  • “不能自律,何以正人”
  • “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
  • “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 “一个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就要做到诚实而有节制”
57
职业道德“爬坡论”和职业道德“滑坡论”是对当前中国职业道德发展现状的颇有代表性的总结。下列职业道德“爬坡论”和职业道德“滑坡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滑坡论”的支持者认为,社会发展必然会带来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尽管当前职业道德现状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呼声却越来越强烈,对职业道德建设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两种观点争论的前提条件是双方都一致认同的,即当前中国职业道德现状堪忧,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 “爬坡论”的支持者则认为,当前中国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职业道德失范现象频频出现,职业信仰信念缺位等都是其表现。持这种观点的人不仅悲观地看待当前的职业道德现状,并且也对职业道德的建设前景持悲观态度
  • 两种观点都认为当前中国职业道德建设状况呈现出不断进步的态势,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61
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包括( )。
  • 系统性原则
  • 实践性原则
  • 开放性原则
  • 行业性原则
62
下列关于“职业”一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有工作,有收入,存在着时间上的连续性是职业的特征
  • 职业是公民参与社会分工,通过利用自身的体能、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生活需求的工作
  • 职业包含了个人与社会、知识技能与创造、创造财富与获得报酬、工作和生活等四层关系
  • 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出现分工后的产物
6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自律意识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之一。在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宣传教育的是( )。
  • 行业主管部门结合本行业工作的特点,重点宣讲行业规范和行为要求,结合优秀代表及典型的行业职业道德失范案例进行职业培训
  • 健全和完善以行业自律监管为核心、辅以公众舆论评价的社会监督体系,以此约束和监督本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
  • 企事业单位内加强组织纪律建设,通过树先进、抓典型、批歪风等活动,打造良好的企(事)业文化,对员工进行引导
  • 国家和政府的宣传教育,重点在于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行为的理论和实践
66
下列关于自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时常自省无疑能够牢记曾经犯过的错误,并通过细致的分析来规避相同的错误再次发生
  • 古人有“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即一个人每天检查三次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当出现不恰当的行为时,就需要对这种错误加以反省和改正
  • 缺乏自省,就意味着缺乏对错误结果的审视并容易导致思想上的麻痹并在行为上一错再错
  • 在工作中,当我们可能出现职业道德失范行为时,应当具备自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