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师云在线考试-初中语文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  )是指课业内容及其进程。
  • A.课程
  • B.教材
  • C.作业
  • D.课程标准
3
下面对于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注重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
  • B.写作过程中不能任由学生想象和幻想,进行创意的表达
  • C.重在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在具体要求上,不再从中心、条理等方面提过高的要求,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用的书面表达能力
  • D.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
5
课程的基本理念:
  •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B.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D.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7
小学语文是一种具有什么性的基础工具
  • A.工具性
  • B.大众性
  • C.人文性
  • D.公开性
10
“鸿雁传书”的故事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 A.史学家司马迁
  • B.汉武帝刘彻
  • C.常胜将军霍去病
  • D.不辱使命的苏武
15
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 A.学生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并受法律保护
  • B.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是学生的一项义务
  • C.学生的家境贫寒,家长可以允许学生辍学,这并不违法
  • D.偷看学生的私人日记是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16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袅娜 惶恐 如释重负
  • B.浮澡 恭维 不可思意
  • C.陶冶 苛刻 悠然自得
  • D.奠定 聪慧 稍纵即逝
17
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 A.学生是发展的人
  • B.学生是独特的人
  • C.学生是自由的人
  • D.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18
下列词语中注音正确的是
  • A.秀颀(qí) 慨叹(kǎi) 大气磅礴(bó)
  • B.魁梧(wú) 亢奋(kàng) 荒谬绝伦(miù)
  • C.栈桥(zhàn) 惬意(xiá) 拈轻怕重(zhān)
  • D.揣摩(chuǎi) 蓦然(mò) 叱咤风云(zhà)
20
在教学"燕"字时,要让学生注意到上面是"廿",而不是"艹",这是
  • A.针对学生知觉不精细的特点
  • B.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 C.为防止熟字对生字的干扰
22
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
  • A.传授知识
  • B.语文实践
  • C.朗读背诵
24
《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是
  • A.直观性原则
  • B.循序渐进原则
  • C.因材施教原则
  • D.启发性原则
28
语文教师的备课能力包括
  • A.组织教学的能力
  • B.驾驭教材能力
  • C.了解学生的能力
  • D.设计教学的能力
32
“语文”是指
  • A.口头语言
  • B.书面语言
  • C.口头和书面的语言
34
下列属于实用文体的事
  • A.记叙文
  • B.散文
  • C.议论文
  • D.说明文
36
教师是学习的
  • A.组织者
  • B.引导者
  • C.合作者
40
“路漫漫其秀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
  • A.《天问》
  • B.《招魂》
  • C.《九歌》
  • D.《离骚》
41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
  • A.先进的教学观念
  •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43
语文学习重在
  • A.分析操练
  • B.多读多背
  • C.感性把握
46
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其中,教师参与学校的案例教学活动属于
  • A.一种个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 B.一种群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 C.一种网络研修的学习方式
47
( ) 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 A.民主平等
  • B.关心学生
  • C.以人为本
48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
  • 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 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 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
51
请挑选出正确的词语
  • A.名信片
  • B.明信片
  • C.泊来品
  • D.舶来品
52
(  )是指课业内容及其进程。
  • A.课程
  • B.教材
  • C.教材
  • D.课程标准
53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的代表
  • A.儿童中心论
  • B.教师中心论
  • C.劳动教育中心论
5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主题包括()。
  • A.注重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 B.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
  • C.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56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诗文中的语句,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叶子新鲜润泽。用来比喻年轻女子的青春面庞,是《诗经》惯用的修辞“比”
  • B.茕茕孑立,行影相吊:生活孤单,只有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象地描写出作者的家庭人丁不旺,暗示祖母只能依靠作者奉养
  • C.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裁剪荷叶做上衣,缀缝荷花做下装。表明作者追求高雅,洁身自好,品德高尚,不与世人同流合污
  • D.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拐杖走走,随时随地休息,常常登高远望。生动再现了作者归去之后的生活状态
58
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识字读本是
  • A.《千字文》
  • B.《百家姓》
  • C.《教儿经》
  • D.《三字经》
59
与诗句“水屯三楚白,山接九疑青”所描绘的景致相同的一联诗是( )。
  •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C.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D.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60
下列可以作为语文教学设计的依据的是
  • A.语文课程标准
  • B.语文教材
  • C.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 D.语文教师的要求
61
下列诗人中哪几位以写边塞题材著称?
  • A.王之涣
  • B.王昌龄
  • C.岑参
  • D.白居易
63
请把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个选出来。
  • A.谈笑风生
  • B.甘拜下风
  • C.一筹莫展
64
请选出下列的成语主人公搭配错误的几项
  • A.望梅止渴——刘邦
  • B.乐不思蜀——刘禅
  • C.指鹿为马——赵构
  • D.韦编三绝——老子
65
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 A.自主
  • B.合作
  • C.探究
  •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7
下面语文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素养中,不属于条件性知识的是
  • A.语言学知识
  • B.教育学知识
  • C.文字学知识
  • D.文章学知识
69
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 )为重点
  • A.创造能力
  • B.创新精神
  • C.道德素质
  • D.实践能力
70
下列属于语文自主学习的常规操作模式流程的是
  • A.准备阶段
  • B.自主学习阶段
  • C.拓展延伸阶段
  • D.总结评价阶段
71
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
  •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