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师云在线考试-高中历史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5
运用史料之前要辨别史料,为了考查史料的准确性,可以( )。
  • A.考查史料的来源
  • B.依据官方的文件
  • C.比较史料的异同
  • D.考究史料的真伪
6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修订学科课程标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
  • A.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
  • B.更新了教学内容
  • C.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 D.增强了指导性
7
基本史实包含以下哪几个方面( )。
  • A.具体的历史史实
  • B.基本的历史概念
  • C.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
  • D.基本的历史人物
8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修订在课程方案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
  • A.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 B.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 C.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
  • D.减少了课程内容
9
纲要图示法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主要功能是( )。
  • A.对历史资料进行具体解释
  • B.直观明了地呈现历史信息
  • C.展示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
  • D.对知识要素进行整合与概括
11
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 A.杜威
  • B.斯塔弗尔比姆
  • C.泰勒
  • D.裴斯泰洛齐
12
教师历史教学评价的途径有多种,包括( )。
  • A.学生评价
  • B.同行评价
  • C.教师自评
  • D.领导评价
14
备课是教师的课前准备,备课内容包括( )。
  • A.钻研教材
  • B.了解学生
  • C.课外辅导
  • D.制订教学进度计划
16
下列对工业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它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向外扩展
  • B.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
  • C.它使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
  • D.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
19
在设计有效的问题时,应注意( )。
  • A.与教学目标相适应
  • B.与学生年龄相适应
  • C.照顾到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经验
  • D.问题表述要清晰
22
17.18世纪,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和变化,其表现不包括( )。
  • A.17.18世纪,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和变化,其表现不包括
  • B.拉美独立革命揭开了序幕
  • C.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 D.欧洲大陆兴起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
25
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老子
  • B.孔子
  • C.墨子
  • D.韩非子
28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 A.重视道德的意义
  • B.肯定人的价值
  • C.强调知识的作用
  • D.推崇君主权威
30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
  • A.教育者
  • B.受教育者
  • C.教育内容
  • D.教育环境
31
在生理方面压力的不良后果:( )。
  • A.手心冒汗
  • B.身体超重
  • C.消化不良
  • D.郁闷
32
“三个面向”主要是指( )。
  • A.面向21世纪
  • B.面向现代化
  • C.面向世界
  • D.面向未来
33
课堂教学中引用多样化历史材料的主要作用是( )。
  • A.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能力
  • B.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
  • C.帮助学形成求真务实的历史意识
  • D.促进学生理解专家的权威结论
35
教师历史教学评价的方法主要有( )。
  • A.观察法
  • B.测验法
  • C.调查法
  • D.查阅文献资料法
36
填空题根据材料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
  • A.填文题
  • B.填表题
  • C.填图题
  • D.以上都不是
37
在心理方面压力的不良后果:( )。
  • A.紧张
  • B.坐立不安
  • C.消极悲观
  • D.消沉
38
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
  • A.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 B.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
  • C.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
  • D.没有求知的欲望与兴趣
39
课程资源从存在形态看,可以划分为哪两大类。( )。
  • A.无形资源
  • B.有形资源
  • C.文本资源
  • D.视频资源
4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课程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
  • A.必修课程
  • B.选择性必修课程
  • C.选修课程
  • D.选择性选修课程
43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 )。
  • A.日本扩大侵华
  • B.美日争夺激烈
  • C.抗日高潮出现
  • D.国共分裂对峙
44
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 )。
  • A.社会地位
  • B.经济地位
  • C.文化地位
  • D.政治地位
47
巩固应用环节通常通过下列哪一种方式进行( )。
  • A.提问的方式
  • B.测验的方式
  • C.讨论的方式
  • D.练习的方式
49
高考题可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根据培训内容,以下不能作为理由的选项是( )。
  • A.高考试题概念性强,对概念、规律的考查深入、灵活
  • B.试题立意新、情景新、设问角度新
  • C.试题体现能力立意,题干在书外,答案在课本
  • D.由经验丰富的专家编制
53
中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
  • A.鸦片战争以后,即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 B.五四运动中
  • C.新文化运动中
  • D.甲午战争后
54
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素养
  • A.教育理论知识
  • B.崇高的职业道德
  • C.文化学科知识
  •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57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而团结奋斗。
  • A.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 B.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C.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D.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8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学业评价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以下符合这些尝试的选项有( )。
  • A.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提出形成性评价
  • B.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综合学力的考查、质量综合评定
  • C.更加关注学生成绩
  • D.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分层
59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 )。
  • A.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 B.坚持反映时代要求
  • C.坚持科学论证
  • D.坚持继承发展
60
历史教学资源包括与历史教学活动相关的诸多要素,一般分为( )。
  • A.人类资源
  • B.非人类资源
  • C.公共资源
  • D.私人资源
67
下列哪项不是学生过度焦虑反应的症状?( )。
  • A.对陌生环境反应敏感
  • B.睡眠不安稳
  • C.活动过多
  • D.食欲不振
71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D.三大改造的完成
73
《教师法》规定有以下( )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 A.教学水平不高
  • B.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
  • C.按时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并保障教学质量
  • D.关爱学生
76
在动机理论中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的最高级的需要是( )。
  • A.生理需要
  • B.安全需要
  • C.自我实现需要
  • D.归属和爱的需要
77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 B.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79
20世纪初,中国偏远乡村出现了“穿洋装谒孔子”的现象。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A.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果
  • B.启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濒临崩溃
  •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80
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
  •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 B.一周之后复习
  •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 D.当天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