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考员)云南•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务人员网上培训-监考员在线考试试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对违背考试公平、公正原则,被认定为考试作弊的考生,采用何种处理办法?
  • 可不作任何处理
  • 由考试工作人员对违纪考生进行纪律教育即可
  • 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
  • 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
2
安检过程中检查出的考试违规物品,以下哪项处置方法不正确
  • 疑似作弊器材或可用于实施作弊的物品应按当地招生考试机构要求进行处置
  • 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或违规物品,应立即没收并做销毁处置
  • 安检过程中检查出的考试违规物品,不得携带入场
  • 对于拒不配合安检并对考点秩序造成影响,或对其他考生及考试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考生,考点应及时报告当地公安机关依法处置
3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试题、答案,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
  • 非法出售或者提供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试题、答案的
  • 试卷发生泄密或者丢失,毁坏,启用备用试题的
  • 考试工作人员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的
  • 多次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的
4
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哪种行为,不可以终止其继续参加考试
  • 非法获取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
  • 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的
  • 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
  • 在试卷上写错准考证号的
5
工作人员对考生进行安检工作时,以下哪项说法正确
  • 对考生进行全方位检查,顺序一般为从正面至背面,从下至上
  • 考生在安检时如果随身携带、手持的衣物等物品时,在确定考生没有藏匿手机等违规物品情况下无需人物分开
  • 检查过程中一般要遵守同性检查同性的原则,在被检查人员没有异议的前提下,可以女性检查男性,也可以男性检查女性
  • 应重点检查可能藏匿作弊工具的耳朵、腋下、手腕、腰部等部位
6
下列哪项不属于考务规定明确禁止的物品
  • 手机
  • 无线电作弊器材
  • 残疾人携带的便利设备
  • 管制器具
7
考试工作人员有下列作弊行为之一的,应当停止其参加国家教育考试工作,由教育考试机构或者其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并调离考试工作岗位;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因玩忽职守,致使考生未能如期参加考试的或者使考试工作遭受重大损失的
  • 利用监考或者从事考试工作之便,为考生作弊提供条件的
  • 偷换、涂改考生答卷、考试成绩或者考场原始记录材料的
  • 利用考试工作便利,索贿、受贿、以权徇私的
  • 诬陷、打击报复考生的
8
对于因身体特殊情况(如安装有心脏起搏器、使用助听器、孕妇等)无法使用安检设备进行检查的考生,下列哪项行为不恰当
  • 安检人员拒绝其参加考试
  • 要求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出具的审核材料
  • 可以要求考生事先开具由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
  • 由考点安排专人进行检查
9
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下列哪种行为可以依据《刑法》的规定,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 考试工作人员组织考试作弊的
  • 考生携带小抄进入考场考试的
  • 考生在安检过程中被发现携带手机的
  • 考生在考场内抄袭他人答案的
10
下列哪项说法正确
  • 安检工作无需在视频监控下进行,必要时才需录像备查
  • 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应在考前开展专项培训,组织考试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考试政策业务,熟练掌握安检设备的使用,熟悉安检流程,无需进行模拟演练
  • 考点应在明显位置张贴安检工作须知、考生注意事项、安检区域安装有视频监控录像
  • 使用安检门等固定安检设备的,应组织考生有序依次通过,紧急情况下也可以一次二人通过安检设备
11
使用手持安检设备,对考生检查过程中,不包括哪些部位
  • 头部、四肢、躯干、脚部
  • 耳朵、腋下、手腕、腰部
  • 眼镜、皮带扣(内侧),衣物(袋),鞋袜,发卡、口罩
  • 口腔、指甲、内衣
13
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 考点应按照标准化考点规范统一配备安检设备
  • 若设备运行状态良好,考前无需对所有安检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
  • 安检设备应数量充足、性能可靠
  • 考点应按照标准化考点规范和各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部署,配置一定数量、性能可靠的安检设备,如安检门或手持金属探测仪等
14
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 考试工作人员在考试过程中发现考生实施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并如实记录
  • 对考生用于作弊的材料、工具等,应予暂扣
  • 考生违规记录作为认定考生违规事实的依据,应当由2名以上监考员或者考场巡视员、督考员签字确认
  • 对暂扣的考生物品应填写收据,违规记录的内容保密,考试工作人员无需告知违纪考生
15
考试过程中,因特殊原因考生经同意离开考场,回到考场时,监考员( )对考生进行检查
  • 无须
  • 可不使用金属探测器
  • 将金属探测器设置在声响报警模式
  • 将金属探测器调整至振动报警等合理模式
16
关于考点布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考点应结合场所空间、考场数量、考生规模等实际,在合理位置设置安检通道、安检区域即可,不具备条件的,可不设置复检室
  • 考点应在明显位置张贴安检工作须知、考生注意事项、安检区域安装有视频监控录像
  • 考点应按照标准化考点规范和各级招生考试机构的统一部署,配置一定数量(含备用量)、性能可靠的安检设备,如安检门或手持金属探测仪等,用于安检使用
  • 考点应严格按照本地考务管理办法和考生《准考证》中相关要求,对考生携带的文具进行安检
17
考试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
  • 保障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
  • 维护国家教育考试秩序
  • 及时制止考试作弊行为
  • 消除拜金主义和麻痹思想
  • 发现考生答题错误可善意提醒
  •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组织考试
18
对于使用轮椅、拐杖、缠有绑带、身体有特殊情况(如安装有心脏起搏器、使用助听器、孕妇等)等考生以及申请残疾便利的考生,安检方式正确的是
  • 在保证其安全的前提下,对其轮椅、拐杖等器械进行安检
  • 考虑到方便考生,不需要进行安检直接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 有必要的,可将考生安排在复检室进行
  • 可要求考生出具由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及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出具的审核材料,并由考点安排专人进行检查
19
《刑法》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中,下列哪些行为构成犯罪,将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 组织作弊
  • 为他人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
  •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试的试题、答案
  • 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参加考试
  •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
20
在校学生、在职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教育考试机构应当通报其所在学校,由学校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或者予以解聘
  • 代替考生或者由他人代替参加考试的
  • 组织团伙作弊的
  • 提示或暗示考生答题的
  • 为作弊组织者提供试题信息、答案及相应设备等参与团伙作弊行为的
21
关于考试作弊,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具有避开或者突破考场防范作弊的安全管理措施,获取、记录、传递、接收、存储考试试题、答案等功能的程序、工具,以及专门设计用于作弊的程序、工具,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的“作弊器材”
  •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试题、答案,试题不完整或者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完全一致的,不能认定为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
  •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应当依照刑法的规定,以代替考试罪定罪处罚
  • 单位实施组织考试作弊、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等行为的,依照本解释规定的相应定罪量刑标准,追究实施者的刑事责任
22
关于安检过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检查时,应尽量避免触碰考生身体
  • 考生因身体原因可申请不进行安检
  • 安检过程中检查出的考试违规物品,不得携带入场
  • 安检过程中出现报警提示的,应首先要求考生作出解释说明并交出相应物品,然后对其重新检查
23
监考员不得将( )等设备带入考场
  • 手机
  • 摄像
  • 扫描
  • 照相
  • 电子存储记忆录放
24
在考生进场检查时,金属探测器报警,监考员应如何处理
  • 要求考生向监考员解释说明,并交出相应物品
  • 检查出的考试违规物品,不得携带入场。疑似作弊器材或可用于实施作弊的物品应按当地招生考试机构要求进行处理。存在安全隐患的,应交由当地公安、消防等部门妥善处置
  • 交出相应物品后,监考员须对报警部位再次检查,直至确定无禁带物品后,方可让考生进场对号入座
  • 对于经反复安检后设备仍报警的,以及有其他可疑情形、无法正常安检的,应由两名(含)以上与考生同性别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排查。有必要的,可安排在复检室进行
25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 组织三十人次以上作弊的
  • 导致考试推迟、取消或者启用备用试题的
  • 违法所得三十万元以上的
  • 组织考生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弊的
26
考试工作人员在考试管理、组织等工作过程中,有下列哪些行为的,应当停止其参加当年及下一年度的国家教育考试工作,并由教育考试机构或者建议其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 应回避考试工作却隐瞒不报的
  • 未认真履行职责,造成所负责考场出现秩序混乱、作弊严重或者视频录像资料损毁、视频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
  • 擅自将试题、答卷或者有关内容带出考场或者传递给他人的
  • 提示或暗示考生答题的
  • 因未认真履行职责,造成所负责考场出现雷同试卷以及有其他违反监考等管理规定的行为
28
监考员对考生的检查应( ),检查时尽量避免金属探测器接触考生身体。
  • 从下至上
  • 从上至下
  • 从正面至背面
  • 检查的部位包括头部(含耳朵)、躯干、四肢(含脚部)等
29
考生及其他人员应当自觉维护考试工作场所的秩序,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得有下列扰乱考试秩序的行为
  • 故意扰乱考点、考场、评卷场所等考试工作场所秩序
  • 拒绝、妨碍考试工作人员履行管理职责
  • 威胁、侮辱、诽谤、诬陷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考试工作人员、其他考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 故意损坏考场设施设备
  • 其他扰乱考试管理秩序的行为
30
考生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安排与要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
  • 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
  • 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
  • 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
  • 考生发现试题印刷不清晰,举手向监考员示意的
  • 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