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平等
- B、竞争
- C、择优
- D、公平
- E、公开
- A、续订聘用合同
- B、晋升
- C、工资
- D、购房补助
- E、岗位
- A、党委机构编制部门
- B、本级人民政府
- C、党委组织部门
- D、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 A、同级纪检监察部门的派驻人员
- B、同级新闻媒体单位负责人
- C、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业务骨干
- D、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
- E、主管部门、用人单位的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
- A、工作业绩
- B、实际工作能力
- C、廉洁自律
- D、基本素质
- E、职业道德
- A、面试期间不得擅离考场,应聘人员面试时不得离开考官席
- B、不受干扰、公正独立地完成评分工作
- C、认真听取考生作答,公正评价,准确填写《面试评分表》并签字确认
- D、严格按照主考官确定的评分结果进行评分
- E、积极配合主考官按照面试方案开展面试工作
- A、公正
- B、竞争
- C、公平
- D、择优
- E、公开
- A、定性准确
- B、事实清楚
- C、程序合法
- D、处理恰当
- E、证据确凿
- A、竞争
- B、择优
- C、公平
- D、民主
- E、公开
- A、自主开展面试工作
- B、根据面试方案,认真履行面试考官的权利和责任
- C、参加面试考官的有关培训和研讨
- D、对面试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 E、获得劳动报酬
- A、执法
- B、管理
- C、指导
- D、行政
- E、监督
- A、上级任命
- B、内部竞争
- C、人民选举
- D、涉外岗位
- E、涉密岗位
- A、玩忽职守
- B、滥用职权
- C、徇私舞弊
- D、消极怠工
- E、缺乏担当
- A、用人单位情况简介、招聘的岗位、招聘人员数量及待遇
- B、招聘办法
- C、报名方法
- D、考试、考核的时间(时限)、内容、范围
- E、应聘人员条件
- A、招聘的场地
- B、采用的招聘方式
- C、招聘人员的数量
- D、招聘的时间
- E、招聘的岗位及条件
- A、平等
- B、公正
- C、择优
- D、竞争
- E、公开
- A、成立面试考官小组
- B、命制面试试题及相关测评材料
- C、公布面试成绩
- D、制定面试方案
- E、组织实施面试
- A、按需引进
- B、坚持标准
- C、科学规划
- D、严格考核
- E、全程监督
- A、事业单位主管部门
- B、党委机构编制部门
- C、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 D、党委组织部门
- E、党委人才工作机构
- A、聘期考核
- B、平时考核
- C、中期考核
- D、季度考核
- E、年度考核
- A、优秀人才
- B、海外科研团队
- C、优秀创新团队
- D、海外人才
- E、留学回国人才
- A、以德为先
- B、德才兼备
- C、注重实绩
- D、以能为本
- A、十
- B、三
- C、七
- D、十五
- A、地方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 B、省级以上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 C、国务院外事部门
- D、县级以上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 A、①②③⑤⑥⑦
- B、②③④⑤⑥⑦
- C、①②③④⑥⑦
- D、①②③④⑤⑥
- A、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 B、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 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 D、中央事业单位负责全国本系统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 A、劳动制度和休假制度
- B、作息制度和双休制度
- C、工时制度和双休制度
- D、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
- A、10
- B、20
- C、15
- D、5
- A、人才测评理论与技术
- B、心理测量与心理测验技术
- C、教育测量与评价技术
- D、公共政策设计与评价技术
- A、出勤情况
- B、工作能力
- C、思想品德
- D、工作绩效
- A、1年
- B、9个月
- C、6个月
- D、2年
- A、2005年11月16日
- B、2006年3月1日
- C、2006年1月1日
- D、2006年2月1日
- A、“考什么,用什么”
- B、“学什么,考什么”
- C、“干什么,考什么”
- D、“学什么,干什么”
- A、6
- B、12
- C、3
- D、9
- A、学历、专业及单位特点
- B、民族、区域及实际需要
- C、行业、专业及岗位特点
- D、资历、性别及职位类别
- A、三分之二
- B、三分之一
- C、五分之二
- D、四分之三
- A、3至5
- B、7至15
- C、15至25
- D、10至20
- A、2017年2月1
- B、2017年1月1
- C、2016年12月1
- D、2016年10月1
- A、同级党委政府
- B、国务院办公厅
- C、中共中央组织部
- D、上级主管部门
- A、职工代表大会
- B、党外人士座谈会
- C、领导班子扩大会
- D、党员代表大会
- A、集中统一管理
- B、分级分类管理
- C、双重管理
- D、垂直管理
- A、事业单位综合管理部门
- B、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 C、党委组织部门
- D、事业单位主管部门
- A、面试组织实施部门
- B、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 C、纪检监察部门
- D、事业单位主管部门
- A、“快速通道”
- B、“绿色通道”
- C、“特殊通道”
- D、“应急通道”
- A、16
- B、20
- C、24
- D、18
- A、正面清单
- B、负面清单
- C、白名单
- D、黑名单
- A、公证
- B、发布招聘信息
- C、制定招聘计划
- D、公示招聘结果
- A、事业单位
- B、党委组织部门
- C、社会机构
- D、行业组织
- 49
-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按照下列哪些程序进行? ①制定公开招聘方案 ②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 ③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 ④考试、考察 ⑤体检 ⑥公示拟聘人员名单 ⑦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 A、①②③④⑥⑦
- B、①②④⑤⑥⑦
- C、①②③④⑤⑥⑦
- D、①③④⑤⑥⑦
- A、人事任用或岗位核准
- B、人事聘用和岗位聘任
- C、人事聘用或岗位聘任
- D、人事任用和岗位核准
- A、20
- B、30
- C、35
- D、25
- A、撤职
- B、开除
- C、警告
- D、记大过
- A、同级组织认识和纪检监察部门
- B、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
- C、省级事业单位综合管理部门
- D、所在单位组织人事和纪检监察部门
- A、分类
- B、自主
- C、统一
- D、分级
- A、行业主管部门
- B、综合管理部门
- C、日常监管部门
- D、业务经办部门
- A、减少招聘人数
- B、重新组织面试
- C、重新组织招聘
- D、废除招聘计划
- A、12
- B、24
- C、48
- D、36
- A、提出申诉、提起仲裁
- B、申请复核、提出申诉
- C、请复议、提起诉讼
- D、提出质询、申请复查
- A、省(区、市)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 B、省委机构编制部门
- 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D、国务院办公厅
- A、《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A、指导、监督和管理
- B、调节、计划和监督
- C、调节、规划和管理
- D、指导、服务和保障
- A、35
- B、30
- C、25
- D、20
- A、2015年1月1日
- B、2014年7月1日
- C、2014年10月1日
- D、2014年12月1日
- A、本级人民政府
- B、用人单位主管部门
- C、用人单位
- D、行业专家委员会
- A、清退
- B、除名
- C、开除
- D、问责
- A、用人单位
- B、事业单位综合管理部门
- C、事业单位主管部门
- D、党委机构编制委员会
- A、晋升考核
- B、平时考核
- C、年度考核
- D、任期考核
- A、经济责任
- B、民事责任
- C、刑事责任
- D、行政责任
- A、再次就业的工作人员
- B、往届高校毕业生
- C、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
- D、应届高校毕业生
- A、各类毕业生
- B、大中专学校
- C、高校
- D、社会
- A、党委组织部门部门
- B、党委机构编制部门
- C、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 D、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 A、社会保险;社会保障
- B、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 C、社会保险;社会救济
- D、社会保险;社会保险
- A、注重实绩
- B、德艺双馨
- C、优才优绩
- D、德才兼备
- A、保卫
- B、保密
- C、保管
- D、保护
- A、当地政府官方网站
- B、主要新闻媒体
- C、本部门网站
- D、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网站
- A、试用期
- B、见习期
- C、学徒期
- D、实习期
- A、书面
- B、书面或者口头
- C、口头
- D、书面和口头
- A、国外学位
- B、学士
- C、硕士
- D、博士
- A、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聘计划须报省(区、市)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 B、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的招聘计划须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准
- C、地(市)、县(市)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的招聘计划须报省级人民政府核准
- D、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年度招聘计划须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
- A、每三年
- B、每半年
- C、每两年
- D、每年
- A、5
- B、10
- C、15
- D、20
- A、调查和审核
- B、寻访和谈判
- C、考核和审查
- D、评价和评估
- A、适当
- B、自愿
- C、应当
- D、可以
- A、刑事处罚
- B、赔偿
- C、行政处罚
- D、政纪处分
- A、可通过网络或在现场进行公布
- B、只能单独向考生本人公布
- C、应当在网络和现场同步公布
- D、必须在面试现场公布
- A、同一组考官在同一组内进行
- B、同一天考官在不同组内进行
- C、同一天考官在不同时段内进行
- D、同一组考官在同一天内进行
- A、事业单位主管部门
- B、招聘单位
- C、面试工作领导小组
- D、面试考官小组
- 88
- 根据《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面试测评暂行办法》规定,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建立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面试考官库。面试组织实施单位根据招聘工作需要可申请从面试考官库中( )抽取面试考官。
- A、集中
- B、统一
- C、随机
- D、按需
- A、20
- B、5
- C、10
- D、15
- A、12
- B、24
- C、18
- D、36
- A、岗位总量和结构
- B、岗位性质和设计
- C、岗位层次和比例
- D、岗位类别和等级
- A、报告
- B、审批
- C、备案
- D、审核
- A、合作关系
- B、聘用关系
- C、劳务关系
- D、人事关系
- A、限制招聘
- B、回避
- C、取消招聘
- D、禁止招聘
- A、面试组织部门
- B、事业单位综合管理部门
- C、纪检监察机构
- D、用人单位
- A、面试工作结束后
- B、招聘工作结束6个月后
- C、招聘工作结束后
- D、面试工作结束6个月后
- A、12
- B、24
- C、36
- D、18
- A、学术委员会
- B、专家委员会
- C、职工代表大会
- D、负责人员
- A、党委人才工作机构
- B、事业单位主管部门
- C、党委机构编制部门
- D、党委组织部门
- E、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 A、廉洁自律
- B、工作业绩
- C、职业道德
- D、基本素质
- E、实际工作能力
- A、结构化面试
- B、专业测评
- C、实际操作能力测试
- D、情景模拟
- E、无领导小组讨论
- 102
- 命制面试试题应科学设置()等。
- A、试卷结构
- B、印刷标准
- C、试题名称
- D、试题类型
- E、试题数量
- A、技能培训
- B、为完成特定任务的专项培训
- C、岗前培训
- D、在岗培训
- E、转岗培训
- A、公开透明
- B、分类指导
- C、统一规范
- D、科学合理
- E、分级管理
- A、职责任务
- B、任职条件
- C、名称
- D、工作标准
- E、性质
- A、与当地经济水平相协同
- B、与消费水平相匹配
- C、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
- D、与同级企业相一致
- E、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 107
- 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
- A、双重管理
- B、垂直管理
- C、分级分类管理
- D、集中统一管理
- A、考核和审查
- B、调查和审核
- C、评价和评估
- D、寻访和谈判
- A、上级主管部门
- B、发展改革部门
- C、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 D、办公室
- A、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责的
- B、与本人有校友关系的
- C、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
- D、对本人不了解的
- E、与本人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
- A、投诉
- B、申诉
- C、举报
- D、质询
- E、控告
- A、单位领导班子
- B、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 C、党委(党组)班子
- D、单位主要负责人
- E、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 A、招聘工作结束后
- B、面试工作结束6个月后
- C、面试工作结束后
- D、招聘工作结束6个月后
- A、学术委员会
- B、负责人员
- C、职工代表大会
- D、专家委员会
- A、党委机构编制委员会
- B、用人单位
- C、事业单位综合管理部门
- D、事业单位主管部门
- A、平等
- B、择优
- C、竞争
- D、公开
- E、公正
- 117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
- A、绩效工资
- B、津贴补贴
- C、岗位工资
- D、基本工资
- E、职务工资
- A、出勤情况
- B、思想品德
- C、工作绩效
- D、工作能力
- A、再次就业的工作人员
- B、往届高校毕业生
- C、应届高校毕业生
- D、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
- A、2018
- B、2015
- C、2016
- D、2017
- A、工资
- B、晋升
- C、岗位
- D、续订聘用合同
- E、购房补助
- A、候考
- B、离场
- C、面试
- D、抽签
- E、报到
- A、业务能力
- B、家庭背景
- C、道德品质
- D、工作实绩
- E、思想政治表现
- A、坚持标准
- B、科学规划
- C、全程监督
- D、严格考核
- E、按需引进
- A、许可
- B、审批
- C、核准
- D、委托
- A、除名
- B、开除
- C、清退
- D、问责
- A、聘用关系
- B、合作关系
- C、人事关系
- D、劳务关系
- A、限制招聘
- B、禁止招聘
- C、取消招聘
- D、回避
- A、本部门网站
- B、当地政府官方网站
- C、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网站
- D、主要新闻媒体
- 130
- 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规定的( )。
- A、劳动制度和休假制度
- B、工时制度和双休制度
- C、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
- D、作息制度和双休制度
- A、签到顺序
- B、报名序号
- C、笔试成绩
- D、岗位
- A、9
- B、3
- C、12
- D、6
- A、人事争议处理
- B、奖励
- C、考核
- D、处分
- E、聘用
- A、人事任用和岗位核准
- B、人事聘用和岗位聘任
- C、人事任用或岗位核准
- D、人事聘用或岗位聘任
- A、择优
- B、公正
- C、公平
- D、竞争
- E、公开
- A、面试考官小组
- B、招聘单位
- C、事业单位主管部门
- D、面试工作领导小组
- A、集中管理
- B、混合管理
- C、独立管理
- D、封闭管理
- A、公正评议
- B、在本单位公示拟聘人员名单
- C、审查竞聘人员资格条件
- D、政治审查
- E、办理聘任手续
- A、20
- B、25
- C、35
- D、30
- A、诫勉谈话
- B、警告
- C、批评教育
- D、纪律处分
- A、资历性
- B、歧视性
- C、地域性
- D、专业性
- A、事业单位主管部门
- B、面试组织实施部门
- C、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 D、纪检监察部门
- A、“应急通道”
- B、“特殊通道”
- C、“快速通道”
- D、“绿色通道”
- A、12
- B、36
- C、48
- D、24
- A、保卫
- B、保密
- C、保护
- D、保管
- A、本级人民政府
- B、用人单位
- C、行业专家委员会
- D、用人单位主管部门
- A、书面和口头
- B、书面或者口头
- C、书面
- D、口头
- A、十
- B、七
- C、十五
- D、三
- A、16
- B、20
- C、18
- D、24
- A、公务员招录工作
- B、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 C、干部人事管理权限
- D、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 A、州(市)级
- B、乡(镇)级
- C、县级
- D、省级
- A、资格条件
- B、业绩条件
- C、家庭条件
- D、学习条件
- A、顺序号
- B、岗位代码
- C、单位类别
- D、岗位性质
- A、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劳务派遣人员
- B、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临时聘用人员
- C、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
- D、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劳务派遣人员
- A、实际操作能力测试
- B、结构化面试
- C、情景模拟
- D、无领导小组讨论
- A、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或指导监督所属事业单位组织实施
- B、省级事业单位综合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 C、省级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实施
- D、用人单位自行组织实施
- A、政纪处分
- B、赔偿
- C、刑事处罚
- D、行政处罚
- 158
-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按照下列哪些程序进行? ①制定公开招聘方案 ②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 ③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 ④考试、考察 ⑤体检 ⑥公示拟聘人员名单 ⑦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 A、①③④⑤⑥⑦
- B、①②③④⑤⑥⑦
- C、①②④⑤⑥⑦
- D、①②③④⑥⑦
- A、同级组织认识和纪检监察部门
- B、所在单位组织人事和纪检监察部门
- C、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
- D、省级事业单位综合管理部门
- A、竞聘
- B、交流
- C、轮岗
- D、转任
- A、申请复核、提出申诉
- B、提出质询、申请复查
- C、请复议、提起诉讼
- D、提出申诉、提起仲裁
- A、可以
- B、自愿
- C、适当
- D、应当
- A、试用期
- B、见习期
- C、实习期
- D、学徒期
- A、党管干部、党管人才
- B、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 C、群众公认、注重实绩
- D、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 165
- 根据《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面试测评暂行办法》规定,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建立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面试考官库。面试组织实施单位根据招聘工作需要可申请从面试考官库中( )抽取面试考官。
- A、随机
- B、统一
- C、按需
- D、集中
- A、自主
- B、统一
- C、分类
- D、分级
- A、党委机构编制部门
- B、人事综合管理部门
- C、人事主管部门
- D、党委组织部门
- A、面试考官应将面试试题带走并妥善保管
- B、面试考官不得异地交流
- C、每个面试室应当配备1名监督员
- D、面试所需时间不得低于20分钟
- A、一切权益
- B、合法权益
- C、民主权利
- D、基本权利
- A、中共中央组织部
- B、国务院办公厅
- C、同级党委政府
- D、上级主管部门
- A、15
- B、30
- C、10
- D、5
- A、录音录像
- B、实时监控
- C、远程监控
- D、电子监控
- A、岗位总量和结构
- B、岗位层次和比例
- C、岗位类别和等级
- D、岗位性质和设计
- A、必须在面试现场公布
- B、应当在网络和现场同步公布
- C、可通过网络或在现场进行公布
- D、只能单独向考生本人公布
- A、注重实绩
- B、德才兼备
- C、以德为先
- D、以能为本
- A、4;6
- B、3;5
- C、3;3
- D、4;5
- A、省级事业单位
- B、省级事业单位上级部门
- C、省级事业单位综合管理部门
- D、省级事业单位主管部门
- A、35
- B、20
- C、30
- D、25
- A、党委组织部门
- B、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 C、党委机构编制部门
- D、当地人民政府
- A、中央事业单位负责全国本系统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 C、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 D、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 A、20
- B、15
- C、10
- D、5
- A、“干什么,考什么”
- B、“考什么,用什么”
- C、“学什么,考什么”
- D、“学什么,干什么”
- A、刑事责任
- B、经济责任
- C、行政责任
- D、民事责任
- A、4
- B、2
- C、1
- D、3
- A、4
- B、5
- C、2
- D、3
- A、5
- B、15
- C、10
- D、20
- A、精神奖励为主
- B、个人奖励为主
- C、集体奖励为主
- D、物质奖励为主
- A、调节、计划和监督
- B、指导、监督和管理
- C、指导、服务和保障
- D、调节、规划和管理
-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③⑤⑥⑦
- C、①②③④⑥⑦
- D、②③④⑤⑥⑦
- A、纸张、笔
- B、纸、笔、钟表
- C、物质、电子、网络
- D、通信、计算、存储
- A、事业单位主管部门
- B、党委组织部门
- C、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 D、事业单位综合管理部门
- A、各类考试测评服务机构
- B、政府所属人事考试机构、人才市场
- C、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 D、各级各类社会组织机构
- A、任期考核
- B、平时考核
- C、年度考核
- D、晋升考核
- A、国务院外事部门
- B、省级以上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 C、地方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 D、县级以上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 A、2017年1月1
- B、2017年2月1
- C、2016年10月1
- D、2016年12月1
- A、社会机构
- B、行业组织
- C、党委组织部门
- D、事业单位
- A、7至15
- B、10至20
- C、15至25
- D、3至5
- A、2014年10月1日
- B、2015年1月1日
- C、2014年12月1日
- D、2014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