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业课测试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个体对心理应激源的认知与评估受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 )
  • 个体的价值观
  • 个体的生活经历
  • 个体的性格特征
  • 应激源的性质
  • 应激源持续的时间
2
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 )
  • 压力
  • 自我强度
  • 环境变化
  • 社会支持
  • 经济发展
3
基层社会心理工作者的主要内容包括 ( )哪些方面
  •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 协助心理专家进行心理评估
  • 参与心理研究和学术交流
4
社会心理服务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
  • 心理咨询
  • 心理干预
  • 心理治疗
  • 心理评估
5
以下关系中,不属于不健康关系的是( )
  • 虚假良好关系
  • 孤立的关系
  • 削弱人的关系
  • 积极成长关系
6
居委会和村委会在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工作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点,除外( )
  • 心理健康宣教
  • 为生活困难的患者家庭提供帮助
  • 向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患者及其家庭的情况和要求帮助患者及其家庭解决实际困难,为患者融入社会创造条件
  • 解决患者的劳动就业、入学等问题
7
以下哪些反应属于应激反应?
  • 战斗或逃跑反应
  • 照料和结盟反应
  • 一般适应综合征
  • 以上全部是
8
应激处置的目标不包括( )
  • 减轻紧张情绪、稳定内心
  • 识别需要专业帮助的个体,尽量不转介
  • 恢复适应能力,增进团体凝聚力和执行力
  • 正常化反应和促进正常康复进程
10
目前国内开展最普遍的精神康复机构是( )
  • 中途宿舍
  • 农疗康复基地
  • 社区卫生中心
  • 日间康复站
  • 康复会所
13
精神卫生法的立法宗旨包括以下哪几项?
  • 发展精神卫生事业
  • 维护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
  • 保护普通公民不“被精神病”
  • 保护精神卫生工作者正当权益
  • 规范精神卫生服务
14
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对心理健康方面做出的重要指示包括( )
  • 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
  • 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
  • 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
  •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15
残疾人主要心理问题( )
  • 敏感心理
  • 依赖心理
  • 自卑心理
  • 消极心理
  • 孤独心理
  • 性心理障碍
17
精神障碍患者的基本权益包括 ( )
  • 隐私权
  • 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
  • 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患者
  • 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
  • 教育、劳动、医疗以及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
18
有关以人为本的照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家属安排患者生活时无须征求患者的意见
  • 痴呆老人尽量不要出门活动
  • 照护过程中只需要监管患者服药的情况
  • 从患病老人的视角看世界
  • 把患者当成两三岁的小孩来对待
19
有效倾听的内容不包括( )
  • 先入为主式倾听
  • 关系信息及处理
  • 认知信息的倾听
  • 情感信息的倾听
20
苏格拉底式提问是( )的代表性技术
  • 认知行为治疗
  • 行为主义治疗
  • 人本主义治疗
  • 精神分析治疗
21
与同理心密切相关的神经生理结构是( )
  • 运动神经元
  • 中间神经元
  • 镜像神经元
  • 感觉神经元
22
老年人使用精神药物治疗中最需要关注( )
  • 价格亲民
  • 安全性高
  • 服用方便
  • 起效迅速
23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社区矫正对象的普遍心理特征?
  • 乐观自信
  • 偏执性认知
  • 人际交往敏感
  • 安全感降低
24
心理咨询工作与政治思想工作区别点有( )
  • 工作对象
  • 工作形式
  • 工作内容
  • 工作目的
  • 工作的理论基础
25
面对压力,良好的应对方式包括 ( )
  • 调节情绪
  • 努力适应
  • 逃避问题
  • 饮酒助眠
  • 积极面对
26
抑郁症特征性的睡眠障碍表现是( )
  • 早醒
  • 多梦
  • 睡眠浅
  • 入睡困难
27
世界卫生组织(WHO)目前对健康的定义不包括以下哪个层面?
  • 社会适应
  • 良好心理健康
  • 躯体健康
  • 积极参与劳动实践
28
下列哪个是社会心理服务的核心目标( )
  • 增加个体的压力
  • 提高个体的幸福感
  • 加深个体的焦虑感
  • 增加个体的抑郁感
29
认知心理干预需要引发一些信念系统的改变,其中使想法、信念不能获得证实的具体方法包括( )
  • 与不恰当的想法辩论、提供证据
  • 放弃不恰当的想法、提供反证
  • 放弃不恰当的想法、提供证据
  • 与不恰当的想法辩论、用事实说话
30
精神疾病康复治疗与临床治疗的关系,哪项不正确?
  • 临床治疗是康复治疗的基础
  • 只有经过临床治疗,精神症状得到控制才能开展康复治疗
  • 康复治疗也可以提高精神疾病的临床疗效
  • 康复治疗的内容涵盖临床治疗
  • 即使是住院的发病期患者,也可以开展康复治疗
31
下列哪种创伤更为严重?
  • 大型自然灾难
  • 技术性灾难,例如飞机失事
  • 成年之后经历的可能致伤,致死的事件
  • 人为的、重复的、不可测的、多重的,在儿童期发生,被照料者实施的创伤
32
孕晚期的心理特征有( )
  • 尿频
  • 活动减少
  • 早孕反应
  • 恐惧、紧张、焦虑
33
以下哪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认知信息的倾听”能力?
  • 关注行为技术
  • 具体化技术
  • 情感反映技术
  • 即时化技术
34
人际沟通需要哪几个过程?
  • 问明白
  • 听明白
  • 说明白
  • 想明白
  • 做明白
  • 用明白
35
行为干预的特点( )
  • 关注行为的潜在动机
  • 强调对行为改变的测量
  • 强调当前环境事件的重要性,而不是过去
  • 治疗目标集中于个体的行为
36
受到心理创伤的儿童有哪些症状和行为表现?
  • 回避
  • 情绪低落
  • 高度警觉
  • 解离和麻木症状
  • 创伤经历的重复性体验
40
以下关于封闭式提问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是干预中最常使用的提问技术
  • 不需要提供很多信息
  • 最好与开放式提问穿插使用
  • 有助于制止对方的喋喋不休
41
心理急救的步骤是( )
  • 看-听-连接-结束
  • 听-看-连接-结束
  • 听-连接-看-结束
  • 连接-看-听-结束
44
异常心理的区分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个原则?
  •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 人格的相对稳定原则
  • 精神活动与内在协调一致原则
  • 心理行为符合人群分布特征原则
46
关于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治疗的规定,不正确的是( )
  • 对具有伤害自身风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住院治疗,不一定需要监护人同意
  • 对具有危害他人安全风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住院治疗,一定需要监护人同意
  • 对具有伤害自身行为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住院治疗,一定需要监护人同意
  • 对具有危害他人安全行为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住院治疗,不一定需要监护人同意
49
若遇到慢性失眠障碍的患者,您应最先向对推荐以下哪种治疗方式?
  • 运动治疗
  • 药物治疗
  •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 光照治疗
50
关于健康素养的定义,不包括( )
  • 会寻求所需帮助的能力
  • 懂得自我保健的能力
  • 能够获取健康相关信息的能力
  • 患病后自我诊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