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1)F公司目前(今年年末)发行在外的股票为30万股,每股市价为38元,今年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如下所示:
资产负债表单位:万元
续表资产 年末 年初 负债及股东权益 年末 年初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10 7 短期借款 30 14
利润表单位:万元资产 年末 年初 负债及股东权益 年耒 年初 交易性金融资产 5 9 交易性金融负债 8 6 应收利息 0.2 0.1 应付票据 2 11 应收票据 6.8 26.9 应付账款 14 40 应收账款 80 60 应付职工薪酬 1 1 应收股利 20 12 应交税费 3 4 其他应收款 10 0 应付利息 5 4 存货 40 85 应付股利 10 5 其他流动资产 28 11 其他应付款 9 14 流动资产合计 200 211 其他流动负债 8 0 流动负债合计 90 99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27 19 非流动资产: 应付债券 80 4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5 15 长期应付款 40 15 持有至到期投资 10 O 预计负债 35 17 长期股权投资 100 1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25 18 长期应收款 0 0 其他非流动负债 0 15 固定资产 170 87 非流动负债合计 207 132 在建工程 12 8 负债合计 297 231 固定资产清理 0 0 股东权益: 无形资产 9 0 股本 35 30 长期待摊费用 4 6 资本公积 8 3 递延所得税资产 0 O 盈余公积 15 12 其他非流动资产 5 4 未分配利润 160 155 非流动资产合计 315 220 股东权益合计 218 200 资产总计 515 431 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 515 431
续表项目 本年金额 上年金额 一、营业收入 750 700 减:营业成本 640 585 营业税金及附加 27 25 销售费用 12 13 管理费用 8.23 10.3 财务费用 32.86 12.86 资产减值损失 0 5
(2)计算财务指标时假设:“货币资金”全部为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不收取利息,“应收股利”全部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应付票据”等短期应付项目不支付利息;“长期应付款”是由融资租赁引起的;“应付股利”全部是普通股的应付股利;“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全部是金融资产产生的,“财务费用”全部为利息费用,“折旧与摊销”的年初余额合计为20万元,年末余额合计为28万元。“投资收益”具有可持续性。项目 本年金额 上年金额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0 0 投资收益 1 0 二、营业利润 40.91 48.84 加:营业外收入 16.23 11.16 减:营业外支出 0 0 三、利润总额 57.14 60 减:所得税费用 17.14 18.00 四、净利润 40 42 要求:
(1)填写下表(不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管理用资产负债表单位:万元
(2)计算F公司今年的税后经营净利润、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净经营资产净投资、净经营资产总投资、资本支出;净经营资产 年末余额 年初余额 净负债及股东权益 年末余额 年初余额 经营流动资产 金融负债 经营流动负债 金融资产 经营营运资本 净负债 经营长期资产 经营长期负债 净经营长期资产 股东权益 净经营资产总计 净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 (3)计算F公司今年的营业现金毛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实体现金流量、金融资产增加、金融负债增加、债务现金流量、股利分配、股权资本净增加、股权现金流量、融资现金流量;
(4)为了评估F公司的价值,需要对利润表进行修正,剔除不具有可持续性项目的影响,计算今年修正后的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净利润和实体现金流量;
(5)如果预计F公司咀年的实体现金流量比第(4)计算的实体现金流量增加158.96万元,以后的两年每年可以保持10%的增长率,然后增长率长期保持为零。F公司适用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0%,计算F公司目前的实体价值和股权价值,并说明目前的股价被高估还是被低估。
已知:(P/F,10%,1)=0.9091,(P/F,10%,2)=0.8264,(P/F,10%,3)=0.7513
-
K公司是一家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多种规格的厨房设备,按照客户订单要求分批组织生产。各种产品均需经过两个步骤加工,第一车间为机械加工车间,第二车间为装配车间。
本月生产的601号和701号订单的有关资料如下:
(1)批号601生产甲产品;6月底第一车间在产品10台(6月份投产);7月20日全部完工入库;月末两车间均无601号甲产品在产品。
(2)批号701生产乙产品;6月底无在产品,7月份投产8台,7月底3台完工入库,剩余5台为第一车问在产品(平均完工程度40%)。生产601号和701号的直接材料均在各车间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在加工过程中陆续发生。K公司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各车间的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按实际加工工时在各批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各批产品的生产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或半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7月份有关成本核算的资料如下:
(1)直接材料费用
单位:元
(2)实际加工工时批号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合计 601号(甲产品) 24000 24000 701号(乙产品) 67200 28800 96000 各车间除加工601号、701号订单外,还加工其他批别产品。7月份实际加工工时资料如下表所示:
单位:小时
(3)直接人工费用批号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601号(甲产品) 3000 2600 701号(乙产品) 4000 2800 其他批别产品 3000 2600 合计 10000 8000 第一车间发生直接人工费用100000元,第二车间发生直接人工费用72000元。
(4)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发生制造费用80000元,第二车间发生制造费用56000元。
(5)601号订单月初在产品成本
单位:元
要求: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 56000 14000 15200 85200 其中:第一车间 56000 14000 15200 85200 第二车间 0 0 0 0 (1)计算填列601号订单的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成本计算单:601号订单
产品成本计算单
批号:601(甲产品)开工时间:2006年6月1日
批量:10台完工数量:10台完工时间:2006年7月20日
(2)计算填列701号订单的产品成本计算单;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 其中: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本月生产费用 其中: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合计 完工产品成本 其中: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产品成本计算单:701号订单
产品成本计算单
批号:701(乙产品)开工时间:2006年7月1日
批量:8台完工数量:3台完工时间:2006年7月31日
续表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 本月生产费用 合计 其中: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完工产品转出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其中: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月末在产品成本 其中: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
A公司上年财务报表主要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资产负债表的数据是年末数)
(1)假设A公司资产中25%为金融资产(该比例始终保持不变),经营资产中有90%与销售收入同比例增长,流动负债为自发性无息负债,长期负债为有息负债。项目 上年实际 销售收入 3200 净利润 160 本期分配股利 48 本期利润留存 112 流动资产 2552 固定资产 1800 资产总计 4352 流动负债 1200 长期负债 800 负债合计 2000 股本 200 资本公积 1400 留存收益 752 所有者权益合计 2352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4352 (2)A公司本年销售增长率为20%。在保持上年的销售净利率和收益留存率不变的情况下,将权益乘数提高到2。
(3)如果需要发行新股,发行价格为10元,每股面值1元。
要求:
(1)计算确定本年所需的外部筹资额;
(2)确定新股的发行数量(单位为股,不考虑发行费用)、股本增加额和资本公积增加额(单位均为元);
(3)计算本年的可持续增长率。
-
甲公司是一家尚未上市的机械加工企业。公司目前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4000万股,预计2012年的销售收入为18000万元,净利润为9360万元。公司拟采用相对价值评估模型中的市销率模型对股权价值进行评估,并收集了三个可比公司的相关数据,具体如下:
续表可比公司名称
预计销售收入 (万元)
预计净利润(万元)
普通股股数(万股)
当前股票价格 (元/股)
A公司 20000 9000 5000 20.OO
(1)计算三个可比公司的市销率,使用修正平均市销率法计算甲公司的股权价值。可比公司名称
预计销售收入 (万元)
预计净利润(万元)
普通股股数(万股)
当前股票价格 (元/股)
B公司 30000 15600 8000 19.50 C公司 35000 17500 7000 27.00 (2)分析市销率估价模型的优点和局限性,该种估价方法主要适用于哪类企业?
- A.变动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产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 B.生产能力利用得越充分,技术变动成本发生得越少
- C.按销售额一定的百分比开支的销售佣金属于技术变动成本
- D.变动成本是产品生产的增量成本
- A.便于按部门资产的风险不同,调整部门的资本成本
- B.计算数据可直接来自现有会计报表
- C.能够反映部门现金流量的状况
- D.能促使部门经理的决策与企业总目标一致
- A.极端保守的筹资政策完全不使用短期借款,全部资金都来自于长期资金来源
- B.该政策下企业的资本成本较高
- C.易变现率较小.
- D.是一种风险和收益均较高的营运资本筹集政策
- A.有价证券的收益率提高
- B.管理人员对风险的偏好程度提高
- C.企业每日的最低现金需要量提高
- D.企业每日现金余额变化的标准差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