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第 24 题根据某市的规划,该市某区将有可能规划为开发区(可能性为60%)。张先生欲利用在该区的自有房产加盟一家全球餐饮连锁店,如果张先生现在不加盟,那么该地区的李先生将加盟,张先生将会失去这一机会。加盟后预计每月的运营成本为20000元,预期产生的永续收入为15000元,可以长期维持。如果该地区确定规划为开发区,那么张先生的加盟店收入预计将会升上到30000元/每月。加盟协议约定,张先生在两年后将可以无条件退出该店经营。加盟费为1500000元。假设市场无风险年利率为6.17%不变。

要求:计算张先生执行放弃投资的期权价值。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 38 题ABC公司研制成功一台新产品,现在需要决定是否大规模投产,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有关资料如下:

(1)公司的销售部门预计,如果每台定价3万元,销售量每年可以达到10000台;销售量不会逐年上升,但价格可以每年提高2%。生产部门预计,变动制造成本每台2.1万元,每年增加2%;不含折旧费的固定制造成本每年4000,元,每年增加1%。新业务将在2007年1月1日开始,假设经营现金流发生在每年年底。

(2)为生产该产品,需要添置一台生产设备,预计其购置成本为4000万元。该设备可以在2006年底以前安装完毕,并在2006年底支付设备购置款。该设备按税法规定折旧年限为5年,净残值率为5%;经济寿命为4年,4年后即2010年底该项设备的市场价值预计为500万元。如果决定投产该产品,公司将可以连续经营4年,预计不会出现提前中止的情况。

(3)生产该产品所需的厂房可以用8000万元购买,在2006年底付款并交付使用。该厂房按税法规定折旧年限为20年,净残值率5%。4年后该厂房的市场价值预计为7000万元。

(4)生产该产品需要的净营运资金随销售额而变化,预计为销售额的10%。假设这些净营运资金在年初投入,项目结束时收回。

(5)公司的所得税率为40%。

要求:

(1)计算项目的初始投资总额,包括与项目有关的固定资产购置支出以及净营运资金增加额;

(2)分别计算厂房和设备的年折旧额以及第4年末的账面价值(提示:折旧按年提取,投人使用当年提取全年折旧);

(3)分别计算第4年末处置厂房和设备引起的税后净现金流量;

(4)计算项目各年的现金净流量;

(5)市场上存在5%的通货膨胀,名义现金流量折现时采用的折现率是15.5%,计算项目的实际折现率;

(6)按照实际折现率计算项目的净现值;

(7)按照实际现金流量计算项目的投资回收期。

第 34 题某公司本年年初的负债总额1500万元,股东权益是负债总额的2倍(其中,股本600万元,资本公积1000万元,资本公积中股本溢价占90%),年资本积累率30%,本年年末的资产负债率40%,负债的年均利率为5%。年末的股东权益中股本为560万元,本年实现净利润1650万元,所得税率33%,支付优先股股利32万元。本年年初的普通股股份总数为600万股(全部发行在外),7月1日增发20万股,增加股东权益40万元、增加资本公积20万元;10月1日回购60万股作为库存股,减少股东权益150万元,减少资本公积90万元。年末普通股市价为15元。本年的营业收入为12000万元,营业成本为7800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为2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54万元,财务费用全部是利息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合计为120万元。

要求:

(1)计算本年年初的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

(2)计算本年年末的股东权益总额、负债总额、资产总额、产权比率;

(3)计算本年的总资产净利率、股东权益比率、基本每股收益、年末的市盈率、年末的普通股股数;

(4)计算本年的资本保值增值率;

(5)计算本年的营业毛利率、营业利润率、营业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

(6)如果本年为了增加负债而发行债券,债券期限为5年,每半年付息一次,面值为1000元,债券的税后年资本成本为4.04%,发行价格为1050元张,发行费用为10元张,计算债券的票面利率;

(7)如果优先股的面值100元,股息率10%,属于每季付息的永久性优先股。其当前市价116.79元。如果新发行优先股,需要承担每股2元的发行成本,计算优先股年资本成本。

第 35 题已知甲公司去年年初的金融资产为200万元,年末的金融资产为700万元,其中货币资金为52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6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120万元。年初金融负债为500万元,年末金融负债为800万元。年初股东权益为1200万元,年末股东权益为1500万元。去年的营业收入为5000万元,净利润为400万元,利息费用4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年末的营运资本配置率为60%,流动负债为1000万元。去年的现金净流量为240万元(其中,经营现金净流量180万元)。

要求回答下列互不相关的问题:

(1)计算去年末的流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2)计算去年的平均净负债、平均净经营资产、经营利润率、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息率、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杠杆贡献率、净资产收益率;

(3)如果今年的净经营资产利润率比去年提高2.26个百分点,税后利息率为10%,净财务杠杆为20%,利用差额分析法依次计算分析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息率、经营差异率和净财务杠杆的变动对杠杆贡献率的影响;

(4)如果明年想进一步提高经营差异率,分析说明根本途径;

(5)今年年初贷款200万元,其中的80%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根据第(3)问的资料,计算该笔贷款为企业增加的净利润数额;

(6)计算今年的已获利息倍数、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第 33 题东方公司运用标准成本系统计算产品成本,并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处理成本差异,有关资料如下:

(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5公斤×2元/公斤=10(元)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4小时×3元/小时=12(元)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4小时×2.5元/小时=10(元)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4小时×1元/小时毒4(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10+12+10+4=36(元)

(2)本期耗用直接人工2100小时,支付工资6620元,支付变动制造费用5400元,支付固定制造费用1900元;生产能量为2000小时。其他情况:

原材料:期初库存原材料100公斤,本期购入2000公斤,单价2.1元公斤,耗用2050公斤,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

在产品:期初在产品存货40件,完工程度60%,期末在产品60件,完工程度30%,.本月投产500件,完工入库480件。产成品:期初产成品存货30件,期末产成品存货50件。

(3)成本计算账户设置 设置“原材料”、“产成品”、“生产成本”等存货账户,均按标准成本计价。成本差异账户设置九个: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效率差异。

要求:

(1)计算产品标准成本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按采购量计算);

(2)分析各项变动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写出两个即可),对于超支差要说明责任归属;

(3)计算本月“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并写出相应的会计分录(可以合并写);

(4)编写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处理成本差异的分录(将差异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5)计算并结转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

(6)计算企业期末存货成本。

第 32 题某公司拟与外商合作生产A产品,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以下方案:

(1)设备投资:设备买价400万元,购进之后可以立即投入使用,预计可使用6年,报废时残值收入20万元;按税法要求该类设备折旧年限为5年,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残值率为10%;

(2)收入和成本预计:预计前5年每年的收人为200万元,付现成本为60万元,第6年收入为80万元,付现成本为50万元。该项目的上马会导致该企业其他同类产品的税后收益每年减少10万元:

(3)营运资本:按照当年收入的20%在年初投入,多余的营运资本在年初收回,在项目结束时收回剩余的营运资本;

(4)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

(5)预计新项目投资的资本结构为资产负债率40%,负债的税后资本成本为3.5%,有担保债券的税后资本成本为4%;

(6)该公司股票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0.8,该公司股票收益率的方差为0.49%,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方差为0.64%;

(7)目前证券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为2.5%,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7.5%;

(8)预计未来6年每年都需要交所得税,项目的亏损可以抵税。

要求:

(1)用净现值法评价该企业应否投资此项目;

(2)假设该设备还可以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获得,租赁期限为6年,每年末支付等额租金,租赁的内含利息率为10%,租赁期满设备所有权归承租人,为此承租人需要支付10万元。编制租赁的还本付息表,计算租赁相对于自购的净现值,判断应该自行购置还是租赁取得设备。

(3)假设某财务分析师认为如果等待1年再投资对企业更有利,依据是该投资项目未来现金流量的波动率为25%。应用B-S模型判断该财务分析师的结论是否正确。

已知:

(P/S,5%,1)=0.9524,(P/S,5%,2)=0.9070.(P/S.5%,3)=0.8638

(P/S,5%,4)=0.8227,(P/S,5%,5)=0.7835.(P/s,5%,6)=0.7462

(P/A,10%,6)=4.3553,(P/S,10%,6)=0.5645,(P/S,4%,1)=0.9615

(P/S,4%,2)=0.9246,(P/S,4%,3)=0.8890,(P/S,4%,4)=0.8548

(P/S,4%,5)=0.8219,(P/S,4%,6)=0.7903,(P/S,6%,6)=0.7050

N(0.06)=0.5239,N(0.07)=0.5279

N(0.18)=0.5714,N(0.19)=0.5753

第 31 题某制造厂2008年3月份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甲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中包括直接材料成本12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13200元;甲产品本月发生的直接材料成本为50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80000元;

(2)乙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中包括直接材料成本7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23200元;乙产品本月发生的直接材料成本为30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50000元;

(3)甲、乙产品的原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投入,均包括两道工序,第一工序的投料比例均为60%,剩余的40%在第二工序开始时投入。第一工序的定额工时均为20小时,第二工序的定额工时均为30小时。

(4)月初甲产品在产品制造费用(作业成本)为5250元,乙产品在产品制造费用(作业成本)为6150元;

(5)月末在产品数量,甲产品,第一工序为40件,第二工序为60件;乙产品,第一工序为100件,第二工序为150件;

(6)本月完工入库产品数量,甲产品为416件,乙产品为790件:

(7)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作业成本)总额为150000元,湘关的作业有4个,有关资料如下 表所示: 

(8)按照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作业成本)。

要求:

(1)按照材料消耗量计算月末甲、乙产品的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并计算每件产品成本中包括的直接材料成本;

(2)按照耗用的工时计算月末甲、乙产品的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并计算每件产品成本中包括的直接人工成本;

(3)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4)以机器小时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5)回答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哪个更可靠,并说明理由。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