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第 49 题 公平正义不仅是一个主观认知的问题,也是一个客观的可选择性的问题;不仅是一个静态的问题。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认知问题上,我们需要通过媒体、舆论构建一个基本的社会认同。从客观的角度看,社会体制应该在某个时间和空间中尽可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要求,即使当人们在这个时空结构中暂时得不到满足,难以达成公平正义时,理想的社会体制也应该可以给他创造条件,让他看到希望,能在后续的某个时空结构中享受公共产品的阳光。

这段文字意在阐述:

  • A.公平正义的本质属性
  • B.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
  • C.公平正义是可以被建构的
  • D.公平正义实现的重要条件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 133 题 2003~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的差距:

  • A.最小为0.9%
  • B.基本呈现出逐步扩大趋势
  • C.最大为3.5%
  • D.平均为2.1%

第 130 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5~2008年我国非国有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呈上升趋势,而从业人员数呈下降趋势
  • B.2008年非国有企业占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高13-44个百分点
  • C.2005~200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利润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 D.非国有企业在我国工业产业发展中起支柱作用

第 125 题 下列说法中,可由上述材料推出的是:

  • A.与2007年相比,2008年中国网民性别结构进一步优化,趋近于总人口性别结构
  • B.2008年。中国网民普及率首次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 C.2008年,我国中西部地区网民增速均超过全国水平
  • D.2008年.全国男性网民增长量少于女性网民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