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说法深刻揭示了(  )。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质的不同
  • B.感性认识对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 C.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高级阶段
  •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甲、乙、丙于2009年8月8日各出资l万元买得一幅名画,约定由甲保管。同年10月,甲遇见丁,丁愿意购此画。甲即将画作价4.5万元卖给丁。事后,甲告知乙、丙。乙、丙要求分得卖画款项,甲即分别给乙、丙各1.5万元。

丁购得该画后,于同年12月又将画以5万元卖给戊。两人约定:买卖合同签订后即将画交付戊,但因丁欲参与个人收藏品展,故与戊约定,若该画交付后半年内该收藏品展览未举行,则该画的所有权即转移给戊。依此约定,丁将画交付戊,戊亦先期支付价款4万元。戊友己亦爱该画。2010年3月,己以6万元的价格自戊处买此画。已嫌该画装裱不够精美,遂将该画送庚装裱店装裱。因己未按期付庚装裱店费用,该画被庚装裱店留置。庚装裱店通知己应在30日内付其费用,但己仍未能按期支付。庚装裱店遂将画折价受偿,扣除费用,将差额补偿给己。己不同意庚装裱店这一做法。丁于2009年12月与戊签订合同,因经营借款需要又于2010年2月将该画抵押给辛,辛以前即知丁有该画,后辛在庚装裱店见此画,方知丁在抵押该画之前己将该画卖给戊。戊于2010年4月死亡,其财产已由其妻壬与其子癸继承。辛找丁评理,丁找己,要求己返还该画或支付戊尚未支付的l万元价款。

根据以上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1.本案主要涉及哪些民事法律关系?

2.甲是否有权出卖该画?甲与丁之间的买卖行为是否有效?

3.丁与戊之间的买卖合同是否成立?该画的所有权何时转移?

4.戊是否有权出卖该画?己能否取得该画的所有权?

5.庚装裱店的做法是否合法?

6.丁能否以该画作抵押向辛借款?辛的权益能否得到保护?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