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请根据下文回答91~95题:

 教育的任务就是唤醒人的潜力或潜在本质,使其内部产生一种自动力,最大限度地使其内部灵活性与可能性得到最佳发展。教育实质上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和认识的积累,而灵魂的成长成熟是没人可以代劳的。按本性说,人都希望成为真正的人,而不是异化的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和别人要求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之间是有冲突的,人应按自身本性发展,自己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并靠自身改变自身进而把握自己安身立命之本。人要能健康成长必须经过这样一个内部发展过程。古人说:顺物之性以治物则物无不可用,顺人之性以治人则人无不可治。这与老子所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意思相通。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减少不必要的干涉与管束,充分信任新生人的内在机制,使人渐习而日无之,从无序达到有序。而试图过多干预存在物的生长规律,必将损害这些事物,同时也破坏自身的和谐。

 从心理上分析,人的这种生成是在不知不觉的无意识中达到的。而“那种最高最好的东西不是根据意识的规定制作的,而是一种自发的或无意识的成长的结果”。所谓“徙善远罪而不知”也。自己订了好的品质自己都不觉得。这是在循循善诱中,潜移默化、熏陶渐染有以致之。但人们却常常忽视甚至无视这种无意识的作用,只把注意力放在提高自觉性上。因而习惯于单向灌输,把自己当做主体,把教育对象视为客体,视为活的接受器,唯恐受教育者不能意识到自己在被施教。这实在是教育的一大误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这个问题有过深刻的论述,他从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一味强调自觉,必然“会在人身上培植虚伪的性格”,他严厉指责这样做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而“这种不道德的行为还有更巧妙、更隐蔽”的表现——事先设计故意生造一种教育场景。可当受教育者非常准确的看穿这种矫揉造作的把戏,他的心灵便会作出防御戒备的反应,形象地说,便会扣上全部钮扣,整个封闭起来。所以,他不得不花费巨大的努力,使青少年不致感到他是被人有目的地引导到什么地方去。事实证明,受教育者越少感到落在自己头上的设想,其教育效果便越大。杜甫的两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作这种教化的形象说明,教育有如雨露之于草木,受教育者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在潜意识、半潜意识中,导致深层心理结构的变化。

第一段中“这样一个内部发展过程”指的是(  )。

  • A.最大限度地使其内部灵活性与可能性得到最佳发展
  • B.发展自身、决定自身、改变自身、把握自身
  • C.顺人之性以治人,则人无不可治
  • D.减少不必要的干涉和管束,充分信任尊重人的内在机制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预计2010年世界的PSF需求量为(  )。

  • A.3500万吨
  • B.3900万吨
  • C.4500万吨
  • D.5000万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中国的PSF产品将被征收反倾销税
  • B.中国PSF行业开工率将进一步下降
  • C.国内PSF行业将受反倾销税冲击资产将进一步固化
  • D.中国PSF行业目前供大于求

预计2010年我国的PSF需求量为(  )。

  • A.1500万吨
  • B.2018万吨
  • C.2715万吨
  • D.3150万吨

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

  • A.这次大会签约项目平均投资额超过8亿元
  • B.旅游产业签约项目数小于电子信息产业签约项目数
  • C.钨及稀土深加工产业投资额所占比重小于医药化工产业项目数所占比重
  • D.在签约省市(地区)中,签约项目数所占比重小于签约投资额所占比重的省市(地区)有3个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