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中国的区域差距主要是由地理环境造成的.在面积广阔的大陆国家中,包括印度和巴西,只有中国拥有小部分的海岸,但却有巨大的内陆.当人们的消费主要是粮食时,这并不成问题,因为重要的是水和土地.但在现今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社会里,交通成本可能变得日益重要.也就是说,地理状况可以造成区域间的巨大不平等.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对中国而言,区域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 B.交通问题限制了中国各区域的平衡发展
  • C.相比印度和巴西,中国的区域问题要严重得多
  • D.地理条件是造成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高
  • B.1985年以来,我国贫富差距有所增加
  • C.从收入七分组来看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1985一2008年,每组年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幅度均超过10%
  • D.1985一2008年高收入户的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率最大

下列哪个阶段,城镇居民中等偏下户的消费支出增幅最大?()

  • A.1985一1990年
  • B.1990一2000年
  • C.2000一2005年
  • D.2005一2008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08年全年汽车出口量相比2007年有所下降
  • B.2008年11月和12月汽车出口量的总和都没有2007年12月单月出口量多
  • C.2007年1月到2008年12月期间,2008年12月的汽车出口量最少
  • D.2008年7、8、9三个月的汽车出口量总和相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四、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一120题.

1952一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由168元提高到311元,提高了8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提高47.8%,年均增长1.5%.改革开放后,城镇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1243元,比1952年增长了65.9倍,扣除同期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9.5倍,年均增长4.1%;比1978年的311无增长35.1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4%.从收入七分组来看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未考虑价格因素影响):最低收入户1985年的生活消费支出人均456元,到2008年提高到4533元,年均增长10.5%;中等收入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724元提高到10345元,年均增长12.3%;最高收入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163元提高到26982元,年均增长14.6%.

按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七分组生活消费水平比较单位:元/人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53年的348.o亿元增加2008年的108487.7亿元,增长281.5倍,年均增长10.8%.其中,2008年全国社会消费品售总额比1978年增长68.6倍,年均增长15.2%;1978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5亿元,比1953年增长3.5倍,年均增长6.2%.

1952一2008年,扣除价格因素,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用支出年均增长().

  • A.1.5%.
  • B.4.1%
  • C.6.4%
  • D.4.9%

2007年,我国汽车出口量最多的季度是().

  • A.第一季度
  • B.第二季度
  • C.第三季度
  • D.第四季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07年设备工具器具购置的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例在30%以上
  • B.2007年竣工面积占施工面积的比例相比上一年有所上升
  • C.2007年农村投资的增幅有所放缓
  • D.2007年,我国竣工的住宅面积约增加了149平方千米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