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根据下面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有时候只有把一篇文献放到学术史的脉络、学术传统中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文本: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他的问题是什么?他试图与谁对话?我们在开始一项研究时也同样要有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不能自说自话。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如果连别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对话?正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讨论,否则便无话可说。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什么?我打算或者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首先是为了尊重并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利他主义功能——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通常而言,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多由大家执笔。这类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首先,必须熟悉该领域的重要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要做到这一点,非有积年之功不可。其次,面对汗牛充栋的文献,必须具备高超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从宏观上把握总的研究状况。最后,这类文献综述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前瞻性,除了要总结现有研究,还需要高屋建瓴,指出现状的不足及其根源所在,为这一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如此看来,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由德高望重、造诣深厚的学术权威撰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另外,文献综述要尽可能间接引用。所谓间接引用,是指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引文的核心观点。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重新表述需要我们先将对方的观点吃透,然后围绕自己的核心问题和行文思路,重新加以组织,使论述更加紧凑有力。二是间接引用突破了原文限制,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有效节省篇幅。

        规范的文献综述,还要求学者有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也需要学术刊物的大力倡导和支持。因为有了文献综述,论文的篇幅势必扩大,有限的版面会更紧张,但论文质量将更有保障。

        因此,因版面限制而砍去综述,实在是【 】的不智之举。

        认真对待文献综述,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仅仅把文献综述看作论文写作的一个步骤、程序,或者是有关方面的一个规定,更应该看到,这是知识生产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在重复别人,它是在说出自己。这不仅是一个合法性问题,也是一个有效性问题。可以说,扎实的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段中的“倾听”在文中的含义是:

  • A.认真阅读
  • B.耐心聆听
  • C.事前准备
  • D.了解对方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不包括:

  • A.排除妨碍
  • B.消除危险
  • C.返还财产
  • D.查封场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 )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 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B.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 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能使加酶洗衣粉发挥出最佳效果的水温是:

  • A.15~20℃
  • B.25~30℃
  • C.35-40℃
  • D.45~50℃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下列有关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正确的是:

  • A.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
  • B.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
  • C.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 D.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加快能源税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

我国行政内部监督体系包括一般监督和:

  • A.职能监督
  • B.主管监督
  • C.专门监督
  • D.法制监督

下列不属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是:

  • A.《尘埃落定》
  • B.《白鹿原》
  • C.《穆斯林的葬礼》
  • D.《人生》

高房价、高医药费完全打乱了正常的家庭消费结构。由于远期支出的不确定性,人们只好在近期扩大储蓄,以规避可能的社会风险。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这一状况:

  • A.将拉大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公平
  • B.是居民消费心理日趋成熟的表现
  • C.将增加银行储蓄,促进金融业发展
  • D.会抑制消费需求,不利于生产发展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