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麈(zhǔ)尾,是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种道具。直到唐代,还在士大夫间流行。宋朝以后逐渐失传。近现代的人没有见过实物,往往顾名思义,认为麈尾与马尾拂尘是一类东西;或见古代图画中有之而不识,把麈尾看成扇子。其实,考古与文物界,早在四十年代傅芸子先生发表《正仓院考古记》之时,对麈尾的形制已经了然。可是文献界与文物界有时脱节,1979年出版的《辞海?下册》4728页“麈尾”条的解说是:“拂尘。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种拂子。用麈的尾毛制成。”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 A.介绍麈尾实际的功能作用
  • B.简述麈尾从魏晋到宋兴衰演变的历史过程
  • C.说明近代麈尾形制了然而一般人却误解或不识的原因
  • D.剖析文献界与文物界脱节对人们认知的影响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与2009年相比,江苏省2010年蔬菜和棉花的亩产量都大于上一年
  • B.与2009年相比,江苏省2010年水产品中淡水产品所占的比重在上升
  • C.“十一五”期间,江苏省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1%
  • D.2010年,江苏省猪牛羊肉产量的增加值比禽肉产量的增加值大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