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63
- B.64
- C.65
- D.66
- A.45
- B.50
- C.57
- D.63
- A.17
- B.18
- C.19
- D.20
- A.1120
- B.1200
- C.1260
- D.1350
- A.4
- B.6
- C.8
- D.9
- A.15厘米
- B.18厘米
- C.24厘米
- D.30厘米
- A.180
- B.196
- C.210
- D.220
- A.5.5
- B.6
- C.6.5
- D.7
- A.60
- B.70
- C.80
- D.90
“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
下列有关“和”与“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