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阅读短文。完成20一22题。

文化的字义有多种,一般来说,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

中国文化有两个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一是“以人为本”,一是“以和为贵”。

中国文化和西方、印度的文化很不一样,中国文化有着无神论的传播,有超越宗教的人本主义倾向。从孔子开始就一直把“人”看得比“神”重要。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重道义而远鬼神,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应当说是极有价值的。西方宗教比较发达,基督教在西方社会生活中有广泛影响。西方基督教文化可以说是“以神为本”。基督教徒也重视为他人服务,这一点当然很好,可还是要信仰一个上帝。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最后信了教,每天晚上跪着祈祷,要和上帝说话。中国的儒家就没有这一套。佛教讲了很深刻、很详细的哲学理论,可它同时也讲生死轮回,人死后或者上天堂,或者下地狱,或者变牛变马,这完全是错误的。佛教东来,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并没有居主导地位。儒家思想的迷信成分比较少,这正是儒家比较高明的地方。孔孟偶尔还讲“天”的模糊概念,稍有一点信仰的意味,但到了宋明理学阶段,“天”就完全没有上帝的意思了,而是宇宙的本体,中国至少在知识分子阶层,宗教思想相当淡薄,有着“以道德代宗教”的传统。

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强调“人”,《礼运》日“人者,天地之心也”,认为人是天地的思维器官,人表现了天地的自我认识,孟子辨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强调了“良贵,,观念,即人有道德自觉心。有人对此不了解,说中国自古是“他律”,服从于外界的压力、管束,说西方文化是“自律”。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些观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以人为本”,与有神论相比,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中国哲学特别重视和谐,强调“以和为贵”。春秋时期的史伯说“和实生物”,“以他平他谓之和”。所谓“和”是创新的源泉,指多样性的统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 。”“人和”指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认为和解是解决矛盾的原则。“和”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经常相互矛盾斗争,但是,如果只强调斗争,最后将同归于尽。西方也不是不讲“和”,但更强调“争”,把利益和力量之争看得很重要。

20.填入“ ”中的恰当的一句名言是( )。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B.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 c.君子积而不流
  • D.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40.结尾年月日书写有误,正确的书写应该是( )。

  • A.二00四年十月二十四日
  • B.二零零四年十月二十四日
  • C.贰零零四年十月二十四日
  • D.贰零零肆年拾月贰拾肆日

138.关于本文语句表达恰当的一项是( )。

  • A.东西扶贫协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伟大构思
  • B.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
  • C.授予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经济合作处等69个单位“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先进集体”称号
  • D.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连续发扬成绩

139.关于本文体例说法正确的是( )。

  • A.标题错误
  • B.发文字号不正确
  • C.“附件:全国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单”的位置不正确
  • D.结尾处发文单位和年月日的位置不标准

135.如果一审过程中,双方就赔偿问题达成和解,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确认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
  • B.双方当事人申请庭外和解的期间,不计入审限
  • C.当事人在和解过程中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对和解活动进行协调
  • D.当事人申请协调的,人民法院可以委派审判辅助人员或者邀请、委托有关单位和个人从事协调活动

137.本公文发文字号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务院发(20043第29号
  • C.国务院发[20043第29号
  • B.国发(2004]第29号
  • D.国发(2004329号

134.鉴定结论出具后,法院开庭审理此案,被告对鉴定结论提出异议,要求重新鉴定,法院面对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 )

  • A.应延期审理
  • B.让被告自行委托鉴定
  • C.法院重新委托鉴定
  • D.新的鉴定结论无需当庭质证

132.本案例说明了( )。

  • A.领导的实质是组织成员的追随与服从
  • B.领导是一种影响一个群体实现目标的能力
  • C.领导是对人的认识与理解
  • D.领导不单纯是一个技术专家、效率专家

131.一般来说,决策必须符合( )。

  • A.客观原则
  • C.优化原则
  • B.公正原则
  • D.信息原则

【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l29—132题。

某公司人才很多,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公司效益不高,大家都不满意。董事会新派来一位经理,据说非常能干。新经理到任后,认真阅看员工业务档案,逐一与员工长谈,甚至不辞辛苦地走访员工家庭,走访客户。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新经理却未见作为。‘‘他哪里是个能人,比以前经理的效率更差。”员工们私下里开始议论。

三个月过去了,新经理拿出了组织与人事变革的系统方案,按职能相符的原则竞争上岗,员工各就各位,人才各展所长。新经理判断之准,下手之快,简直像换了一个人。年终公司效益大为提高。年底聚餐时,经理酒后致辞说,大家对我到任三个月无所作为感到不解,现在听我讲个故事,各位就明白了。我有个朋友,买了一套有宽敞院落的房子,他刚搬进去,就对院子全面清理,杂树杂草一律拔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某日,原先的房主回访,进门大吃一惊地

问:“那棵名贵的牡丹哪里去了?”主人才发现,他居然把牡丹当做杂树除掉了。后来他又换了一处房子,虽然院子更是杂乱,他却按兵不动。结果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却是锦簇;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满树红叶。直到深秋,他才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而大力铲除,并使所有珍贵的草木得以保存。说到这里,经理举起杯

说:“让我敬在座的每一位!如果公司是个花园,你们就是其间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到头开花结果,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才能辨认得出啊。”

129.新经理在上任三个月后拿出了组织与人事变革的系统方案,下列无法最确切、最全面表明的是( )。

  • A.管理就是创新
  • B.管理是协调人际关系
  • C·管理是有效运用和配置资源
  • D.管理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