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各种广告或者其他的方式,对商品的质量、性能、用途、特点、价格、使用方法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诱发消费者产生误购的行为。  下列情形中,与定义描述不符的行为有(  )。

  • A.某超市把标有“六折优惠”的指示牌摆放在应原价销售货物的位置上,致使消费者经常将原价销售的物品误以为是六折优惠产品
  • B.某厂家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蔬菜上标有“放心蔬菜”字样,消费者抢着购买
  • C.某开发商用巨幅广告宣传其新竣工的楼盘是高质量、低价格,使很多人都误以为真,争相买房
  • D.邢某在某领导职位竞争上岗的演说中表明自己将大公无私、公正廉明,但其人职后却经常假公济私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2004年西部各省区均实现了高速经济增长,只有甘肃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B.2003年重庆GDP总量在西部地区居第五位
  • C.内蒙古经济发展速度在2003年同样居于西部第一的位置
  • D.在GDP总量方面西部地区前四名的排序于2003年相比没有发生改变

2008年7月较上年同月涨幅最大的是(  )。

  • A.全国燃料
  • B.城市食品
  • C.农村体育娱乐用品
  • D.全国书报杂志及电子出版物

下列关于2008年7月商品价格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饮料、烟酒在城市的价格更高
  • B.燃料价格涨幅对商品零售价格整体上涨的贡献最大
  • C.只有体育娱乐用品的价格走势在城乡是相反的
  • D.城市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涨幅最接近全国商品零售价格平均涨幅

较上年同期,2008年7月城市跟农村商品价格涨幅相差最小的商品是(  )。

  • A.化妆品
  • B.服装、鞋帽
  • C.建筑材料及五金电料
  • D.书报杂志及电子出版物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