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第 12 题 青年时代的生涯,注定是烦闷的。无论是动,是静,是欢乐,是无聊,总觉得背后有烦闷跟着。到底为什么?是月儿晶莹,是雨儿阴沉,是一望的远山无际,是半池的微波粼粼?这也只是一刹那顷的自然现象。是神妙,是温柔,对于人生有什么烦闷的影响?“我不人地狱,谁人地狱?”“不丧掉生命的,不能得着生命。”以众生的痛苦为痛苦,所以释迦牟尼、耶稣基督,他们奋斗的生涯里,注定的是永远烦闷!

下列陈述,不符合本段意思及情感的是(  )。

  • A.作者说“青年时代的生涯,注定是烦闷的”,虽然没有明说“注定”的理由,但却体现了她对这一人生现象所具有的极其敏感的把握,同时也蕴含着她相当的文学修养
  • B.作者试图寻找青年烦闷心理的形成原因,“月儿”、“雨儿”、“远山”、“微波”等正是作者从大自然的角度做了十分形象的解释,所谓“望月兴叹”、“听雨起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 C.作者引释迦牟尼、耶稣基督的名句,虽然并不表示有多么浓厚的宗教感情,但对他们作为奋斗者的烦闷,她是给予了充分肯定的
  • D.作品的主旨是探求情中之理,而行文曼妙舒展,形象错落有致,在很短小的篇幅中包蕴了相当丰富的内容,显得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 139 题 我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是(  )。

  • A.青海湖
  • B.太湖
  • C.鄱阳湖
  • D.西湖

第 140 题 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分子分为(  )。

  • A.主犯、胁从犯、预备犯和教唆犯
  • B.主犯、胁从犯、未遂犯和教唆犯
  • C.主犯、实行犯、帮助犯和从犯
  • D.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

第 136 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被鲁迅先生誉为“西汉鸿文”的贾谊与晁错的政治论文,论事说理,切中要害,分析利弊,具体透彻。其代表作有贾谊的《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粟疏》
  • B.开创“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的《汉书》,为班固受诏而作,因而强调帝王正统,缺乏《史记》那样的强烈批判精神,如书中将项羽、陈涉由《史记》中的“本纪”“世家”贬人“列传”,对历代帝王也多粉饰之词
  • C.“三曹”之首的曹操,开创了以“建安风骨”著称的新风气。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 D.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政治家、军事家。他不以文学著称,然而他的《出师表》却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的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是家喻户晓

第 137 题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

  •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 B.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第 134 题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

  •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 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 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和劳动还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 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第 133 题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下面对“纳税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只要负有直接纳税的义务,就是纳税人
  • B.纳税人包括所有法人和自然人
  • C.纳税人是由税法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
  • D.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

第 130 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名言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

  • A.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会引起质变
  • B.没有质变,就不会有量变,质变优于量变
  • C.没有质量互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 D.没有量,就没有质,质是量的积累

第 128 题 2008年4月22日第39个“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主题是(  )。

  • A.“气候变暖,后果堪忧”
  • B.“爱护地球,持续发展”
  • C.“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 D.“认识地球,和谐发展”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