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60.外部不经济,指企业或个人的日常生产或生活,由于其他企业或个人的活动而受到不利的影响,但又不能从造成这些影响的企业和个人那里得到相应补偿的现象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属于外部不经济的是( ).

  • A.张某的一项新发明被其他人使用,使用者并没有向他支付使用费
  • B.黄河上游的居民大量种草植树,自己在收获了木材的同时也改善了下游居民的水源质量,但他们并没有向下游居民收取任何费用
  • C.淮河上游的造纸厂直接向淮河排放污水,造成下游两岸农作物大量减产,造纸厂没有向受影响的农民进行赔偿
  • D.一家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之后,随着产品数量的大幅度增长,生产成本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但是,这种上升的成本却无法得到补偿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20.下列关于2010年国企利润和同比增速情况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2010年国企实现利润逐月减少
  • B.2010年所有国企的平均利润为82.1亿元
  • C.2010年纳入统计的国有企业利润增速不断收窄
  •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18.按2010年的增长情况计算,2011年纳入统计的国有企业利润将达到( ).

  • A.27719.7亿元
  • B.27526.9亿元
  • C.27440.3亿元
  • D.27401.6亿元

117.下列各项,同比增速最大的是( ).

  • A.2010年国企利润
  • B.2010年央企利润
  • C.2010年国企营业收入
  • D.2010年12月国企利润

115.2007年,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 ).

  • A.1:13.48:68.61
  • B.1:15.25:70.04
  • C.1:15.08:64.37
  • D.1:16.47:49.61

114.根据上面的表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2004-2007年,最不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低收入国家的比重略有下降
  • B.2004年,中下等收入国家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中上等收入国家
  • C.1990-2007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中、低收入国家的比重上升了13.9个百分点
  • D.2007年,经合组织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是非经合组织成员国的18倍

112.1990-2007年,中等收入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

  • A.减少7.2个百分点
  • B.增加8.4个百分点
  • C.增加7.2%
  • D.减少8.4%

113.2000-2007年,中、低收入国家六个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中年均增速最大和最小的地区分别是( ).

  • A.欧洲和中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 B.东亚和太平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 C.欧洲和中亚,撒哈拉以南非洲
  • D.东亚和太平洋,撒哈拉以南非洲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