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中国传统对人群聚合的理解,是家、国、天下。其中的国,在封建时代指天子、诸侯之国,在帝制时代指一家一姓之王朝,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近代以来,中国人的观念从“天下主义”向“民族国家”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儒学本来追求的是天下主义背景下的普遍性,但因为天下转变成了民族国家,所以儒学也随之民族主义化(国家化),变成“中国思想”。这一过程,包含了“塑造民族国家以保护中华文明”与“通过中华文明塑造民族国家”两个层面。 对以上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近代儒学追求发生的变化缘于中国人观念上发生的转化
  • B.近代儒学民族主义化成“中国思想”后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
  • C.传统意义上的“国”在封建时代指的是一家一姓之王朝
  • D.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概念较之前的“国”范围更宽泛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以下说法与材料相符的是( )

  • A.2013年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1.0%
  • B.2013年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8.4%
  • C.2013年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3.5%
  • D.2013年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活动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3.9%

上述资料中可以推出的是

  • A.河南、甘肃、河北等地2016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B.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呈逐年上涨趋势
  • C.2016年河南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额为3500 元
  • D.2015年江西省贫困地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8230元

2011-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变化趋势为

  • A.波浪形变化
  • B.逐年递减
  • C.逐年递增
  • D.直线形变化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