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白熊效应,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的一个实验。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参与者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很快就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实验结果证实,当我们刻意转移注意力时,思维也开始出现无意识的“自主监视”行为——监视自己是否还在想不应该想的事情,使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放弃对事情的关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最符合白熊效应的是:

  • A.一般情况下,人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总会不自觉地给予更多的关注
  • B.很多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越是不让他做什么,他就偏偏要去做
  • C.失恋的人努力想忘记昔日的恋人,却发现对方的形象在脑中愈加清晰
  • D.人们往往对已完成的工作很快遗忘,对未完成的工作却更加念念不忘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根据材料,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2011-2015年,该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后减
  • B.2016年该省私营企业出口总值增速最快
  • C.2012年该省的进口额净增长大于2015年该省的进口额净增长
  • D.2015年该省进口额的同比增长率为-30.66%

下列企业中,2016年该省海关进出口差额最大的是:

  • A.国有企业
  • B.私营企业
  • C.集体企业
  • D.外商投资企业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12-2015年间,我国服务业投资额增速快于GDP增速
  • B.2014年,在电子商务交易中自营电子商务交易是主体
  • C.资料显示,未来服务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传统服务业
  • D.2015全年网上零售额比2013年增长了约2.02万亿元

资料显示,2014年企业新增贷款额约为:

  • A.6万亿元
  • B.1万亿元
  • C.3万亿元
  • D.5万亿元

公众是否应该在电视当中收看到真实的法庭审判?有国外学者认为,人们在电视中收看庭审,不是因为他们关心国家有效推行司法制度运行的能力。相反,他们要看到是目击证人作证的戏剧性效果——追求娱乐性。因此应当把摄像机移出法庭,免得公众把法律体系当成情景喜剧的脚本。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 A.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审理案件,法官和陪审员会变得格外小心翼翼
  • B.只要把对刑事诉讼中被告的审判搬上电视,观众基本上就认定他有罪
  • C.证人可能会因为担心自己的证词传入成千上万观众的耳中而拒绝作证
  • D.证人在法庭上的证词,经过电视传播之后,有时候会成为人们的笑资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