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单位信息化工程主要包括综合布线、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建设内容。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了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为了高质量地做好监理工作,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监理方承诺提供咨询式监理,并充分利用监理方测试能力强的优势,在软件开发实施中,将测试作为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工程开工的第一次会议上,建设单位宣布了对监理单位的授权,并要求监理保证进场材料、设备的质量,要求承建单位接受监理的监督检查。

[事件2]布线工程施工中,监理工程师检查了承建单位的管材并签证了合格可以使用,事后发现承建单位在施工中使用的管材不是送检的管材,重新检验后不合格,马上向承建单位下达停工令,随后下达了监理通知书,指令承建单位返工,把不合格的管材立即撤出工地,按第一次检验样品进货,并报监理工程师重新检验合格后才可用于工程。为此停工2天,承建单位损失5万元。承建单位就此事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申请;建设单位代表认为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监理不力,提出要扣监理费10000元。

[事件3]虽然软件需求已经由用户签宇确认,但在后续的实施中,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及应对竞争的原因,用户总是对需求提出较大的变更,要求承建单位优先满足。

[事件4]软件开发进入尾声,承建单位提出要进行用户方测试,建设单位领导经与监理单位领导协调后确定由监理单位承担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的编制工作,建设单位实施测试。在测试用例的编写过程中,编写人员由于对该项目所涉及的业务流程了解不深,请求建设单位帮助解决,但建设单位的技术负责人认为该问题是由于监理单位的相关人员能力不足所致,应由监理单位自行解决。

[问题1]

针对事件1,作为监理工程师请回答,如何保证进场材料、设备的质量?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国家某部委针对宏观经济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某监理公司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理口在项目招标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是部委级项目,根据监理单位的建议,要求参加投标单位的资质最低不得低于计算机系统集成二级资质。拟参加此次投标的六家单位中,A、B、D具有二级资质,C具有三级资质,E、F具有一级资质,而C在宏观经济决策支持系统的监测预警功能技术上业界领先。为使项目建设更加完美,建设单位极力建议让C与A联合承建项目,并明确向A暗示,如果不接受这个投标方式,则A中标的可能性非常小。 

 [事件2]开标后发现: 

(1)B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为3200万元,为最低投标价。 

(2)D投标人在开标后又提交了一份补充说明,提出可以降价5%。 

(3)E投标人投标文件的投标盖有企业及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印章,但没有加盖项目负责人的印章。 (4)F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最高,故F投标人在开标后第二天撤回了其投标文件。 

[事件3]招标代理机构提出,评标委员会由7人组成,包括建设单位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当地招标投标管理办公窒主任,以及从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4位技术、经济专家。 

[问题1] 

针对事件1,作为监理工程师请回答: 

(1)在事件1所述招标过程中,作为该项目的建设单位其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2)从事件1所述背景资料来看,A和C组成的投标联合体是否有效?为什么? 

¥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