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资产评估师《资产评估实务一》冲刺练习一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108分
  • 试卷类型:模拟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37次
  • 作答时间:120分钟
试卷简介

本试卷总分108分,适用于考前冲刺练习。

  • 多项选择题
  • 综合题
试卷预览
1

因市场需求波动较大,某生产企业最近三年出现间歇性亏损,其拥有的生产线工艺技术水平与目前同类主流生产线存在一定差距,企业认为该生产线存在减值可能,委托某资产评估结构对该生产线进行评估,为企业减值测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评估基准日为2016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评估基准日的账面价值为4852万元,资产评估专业人员未查询到该生产线的销售协议价格和市场价格,也没有发现类似生产线的最近交易价格,无法可靠估计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资产评估专业人员与企业沟通后决定采用收益法估算其公允价值。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对企业提供的预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确定未来5 年即2017、2018、2019、2020、2021年的净现金流量分别为346.00万元、349.46万元、352.95万元、356.48万元、360.05万元,资产评估专业人员了解到,从2017年到2021年企业每年追加资金进行设备改造,从2022年起,净现金流量增长速度将维持在1%。在生产线主要设备的剩余经济寿命年限内,生产线按评估基准日状况继续使用,不考虑改良等因素,测算未来五年收益现值与第5年末生产线变现价值的闲置之和得出该生产线的使用价值为4284万元,假设折现率为10%。

要求:(1)计算该企业生产线的公允价值;

(2)分析确定该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

(3)分析判断该生产线是否减值?如果存在减值,计算减值额。

1

1.某国有林场2006年拟出让一块面积为100hm2的采伐迹地,其适宜树种为杉木,经营目标为小径材(其主伐年龄为15年),该地区一般指标杉木小径材的标准参照林分主伐时平均蓄积为200m3/hm2、林龄9年生进行间伐,间伐时生产综合材18m3/hm2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如下所示,计算该林地资产评估值。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均为虚构假设指标) : 

出材率:杉原木出材率为20%;杉综合出材率为50%。 

2.木材销售价格采伐可以获得杉原木和杉综合林才。杉原木1000元/m3;杉综合:主伐木900元/m3,间伐 木850元/m3。 

3.木材生产成本包括:采运成本、伐区设计、生产准备费、 采造成本、场内短途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堆场及伐区管护费。合计150元/m3。 

4.木材税、金、费

(1)各种税费:按销售收入的30%计;

(2)销售费用:原木10元/m3,综合材11元/m3;

(3)管理费用:按销售收入的5%计; 

5.营林生产直接费用第一年(含整地、挖穴、植苗、抚育等)为4800元/hm2;第二年抚育费1500元/hm2;第二年起稳定在300元/hm2

6.营林生产间接费用包括森林保护费、营林设施费、良种实验费、调查设计费、基层生产单 位管理费、场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从第一年起每年平均为180元/hm2。 

 7.木材生产利润:杉原木25元/m3;杉综合15 元 /m3。 

8.林业投资收益率为8%。 

要求: 

1.根据所给条件,请说明评估该用材地资产价值应选用哪种评估方法? 

2.评估该用材林地资产价值(列出计算过程,单位为元)。

1

被评估对象为一宗待开发商业用地,土地面积5000平方米,该宗地的使用权年限自评估基准日起为40年,当地城市规划规定,待估宗地的容积率为5,覆盖率为60%。评估师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及房地产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认为待估宗地的最佳开发方案为建设一幢25000平方米的大厦,其中1-2层为商场,每层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3层及3层以上为写字楼,每层建筑面积为1900平方米。评估师根据相关资料,经分析、测算得到如下数据资料:

(1)将待估宗地开发成七通一平的建筑用地需要投资500万元,开发期为1年,投资在1年内均匀投入;

(2)大厦建设期为2年,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建筑费用为3000元,所需资金分两年投入,第一年投入所需资金的60%,第二年投入所需资金的40%,各年投资均匀投入;

(3)专业费用为建筑费用的10%;

(4)预计大厦建成后即可出租,其中1-2层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年租金为2000元,出租率可达100%,第3至第5层(即写字楼部分的1至3层)平均每天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租金为2元,第6层及以上各层平均每天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租金为2.5元,写字楼平均空置率约为10%;

(5)管理费用为租金的5%,税金为租金的17.5%,保险费为建筑费及专业费用的0.1%,维修费用为建筑费用的1%,年贷款利率为5%,复利计息;

(6)开发商要求的利润为建筑费用、专业费用、地价及土地开发费用之和的25%;

(7)房地产综合资本化率为8%;

(8)每年按365天计算:

(9)本项目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根据上述条件,试对该宗地的价值进行评估(要求:评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

甲公司委托某资产评估机构对其拥有的A、B、C、D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评估,评估基准日为2011年12月31日。假设无风险报 酬率3%,预计风险报酬率为5%,不考虑其他因素(如少数股权折价和控股股权溢价因素)。经评估人员调查了解,取得以下信息:

(1)A公司为一家非上市的股份公司,2008年1月1日发行普通股股票,甲公司购入50万股,每股面值1元,在其持有股票期间,每年股票收益率均在10%左右。A公司每年将净利润的50%用于发行股利,其余50%用于追加投资。评估人员分析后认为,A公司所从事的行业有较大的发展前途,A公司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预计净资产收益率将保持在12%的水平上。

(2)B公司为甲公司于2007年12月31日与另一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联营企业,甲公司共投入资本500万元,占B公司总资本的40%(非控股)。协议约定,合营期10年,投资双方按投资比例对B公司每年的净利润进行分配,合营期满后,按B公司剩余净资产和投资双方的投资比例进行分配。B公司自成立之日起至评估基准日,每年均盈利,并按股东的投资比例进行分配。评估人员分析后认为,B公司生产较为稳定,预计今后每年的投资收益率将保持在20%的水平上,合同期满后B公司剩余净资产的预计变现值为2000万元。

(3)C公司为甲公司于2011年10月1日与张某共同出资新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甲公司以100万元货币资金出资,占C公司总资本的10%。评估基准日C公司资产价值变化不大,公司净资产与注册资本一致。

(4)D公司为甲公司于2007年12月31日与另外两家单位共同出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甲公司当时以货币资金投入200万元,占D公司总股本的20%。合同约定,甲公司按投资比例对D公司每年的净利润进行分红。经调查,D公司因管理不善、产品滞销等原因,自成立以来一直亏损,也从未向股东进行分红,现已全部停产,无法继续经营。评估人员取得了D公司在评估基准日审计后的资产负债表,其净资产为-500 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所给资料,分别评估甲公司拥有的A、B、c和D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价值。(需有估算过程或说明理由,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最终结果以万元为单位。)

1

国家征用集体土地而支付给集体经济组织的费用包括()。

  • A.拆迁费
  • B.安置补助费
  • C.土地补偿费
  • D.青苗补偿费
  • E.地上附着物补偿费
6

长期应收款发生减值的客观依据有()。

  • A.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做出让步
  • B.长期应收款项的账龄过长
  • C.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 D.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 E.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6

下列利率可以作为无风险报酬率参考的是( )。

  • A.银行存款利率
  • B.企业投资回报率
  • C.国债利率
  • D.通货膨胀率
  • E.政府发放短期债券的利率
6

股权比例与红利分配比例或实际出资比例不一致,其合法性可依据法律意见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本法评估通常按股东实际可获红利比例确定
  • B.收益法评估股东权益时可按股东实际可获红利比例计算
  • C.成本法评估通常按股权比例确定
  • D.成本法与收益法均按照股权比例计算
  • E.收益法评估股东权益时可按股权比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