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交纳保证金
- B.提出保证人
- C.提供抵押
- D.提供质押
- E.提出保证人并交纳保证金
- A.侦查阶段
- B.侦查终结后
- C.起诉阶段
- D.审判阶段
- E.执行阶段
- A.9月30日至10月9日
- B.10月1日至10月10日
- C.9月30日至10月10日
- D.10月1日至10月11日
- E.10月1日至10月12日
- A.对于税务机关核定税额的行为不得进行调解,对罚款行为可以进行调解
- B.复议机关只需征得申请人的同意
- C.由申请人和被申请人提出调解方案
- D.行政复议调解书应当载明行政复议请求、事实、理由和调解结果,并加盖行政复议机关印章
- E.行政复议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 A.倒卖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倒卖伪造的发票罪
- B.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
- C.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 D.倒卖伪造的发票罪
- E.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 A.该企业可以选择向市地税局或者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 B.该企业必须提交书面的行政复议申请
- C.就纳税争议提出税务行政复议申请,须以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担保获得税务机关确认为前提
- D.对于行政复议案件原则上采用书面审查的办法
- E.区地税局认为必要时,行政复议机关可以采取听证的方式审理
- A.由税务机关处以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 B.应当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 C.作出罚款决定前,应当向当事人送达《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
- D.如果需要向公安机关移送的,移送前已经依法给予当事人罚款的,法院判处罚金时,依法折抵相应罚金
- E.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影响刑事责任的追究
- A.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还是违法,都推定为合法有效,这是行政公定力的体现
- B.税务检查和行政处罚均属于要式行政行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行政执法行为
- C.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属于行政司法行为
- D.税务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事先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法律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 E.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适用范围限于较大数额的罚款、吊销税务行政许可的案件
- A.公司持续3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李方才可以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
- B.李方以持续两年以上不能作出有效的股东会决议为由可以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
- C.人民法院判决驳回李方的解散公司诉讼请求后,李方又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D.李方应当在其注册地人民法院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
- E.李方提起解散公司诉讼时,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或者证据保全的,在李方提供担保且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情形下,人民法院可予以保全
- A.经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后可以
- B.在征得其他股东一致同意后可以
- C.不得
- D.在具备充分理由时可以
- E.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后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