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最后冲刺卷(3)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140分
  • 试卷类型:模拟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15次
  • 作答时间:150分钟
试卷简介

2016年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后冲刺卷(3),本试卷总分150分,共有4类型题目。

  • 单项选择题
  • 简答题
  • 材料分析题
试卷预览
1

阅读下列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回答问题。

西晋末年到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的世家大族多修筑坞壁,拥有家兵、役使众多的佃客、部曲,这些佃客、部曲没有户籍,是地主的“包荫户”,地主则被称作“包荫户”的宗主,地主既是宗

族的宗主,也是土地的主人。北魏初期,就承认了宗主对于包荫户的统治权,于是就形成“宗主督护制”。当时实行的赋税制度又叫作九品混通法。即根据贫富,将民户分成9等征收,正税为每户平均纳调帛2匹,絮2斤、丝1斤、粟20斤。此外另有附加税.每户平均纳帛1匹2丈。作为调外之费。可是,事实上在征收中,官吏与大族豪门相勾结,向广大农民转嫁负担。同时,徭役频繁,凶年国民无法生活。

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地方守宰不论政绩优劣,一律任期六年,而且没有俸禄。官吏到任后,任意搜刮。改革后规定:地方守宰的任期按政绩好坏为准,不拘年限,制定俸禄制度,严惩贪赃枉法者。

为了稳定社会制度,制止大量人口流动,保证赋税征收。规定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20亩露田加倍或加2倍以备休耕,年满70岁还田于官府。桑田为世业,不需还官。按照规定,桑田需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宜桑田的地区,改授麻田,男子10亩,妇人5亩。

废除宗主督护制度,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田亩,以便征收租调和征发徭役。

废除九品混通制,规定一夫一妇,纳户调帛一匹,田租粟二石,未婚男女4人,从事耕织劳动的奴婢8人,耕牛20头,每租调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之家的数量。

494年,迁都洛阳,凡迁都洛阳的鲜卑人即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下令改革鲜卑族的习俗。定姓族,确认汉人士族的合法地位,同时改变鲜卑族原来的姓氏为汉姓,鼓励鲜卑皇族和贵族与汉人士族通婚,禁止鲜卑人穿胡服,改穿汉服,禁止在朝廷中讲鲜卑语,改为汉语,如有违反,加以降黜。

改革曾遭到鲜卑族保守势力的反对,但力量甚微,很快被平息下去。

(1)概述上述教学内容的主题。(2分)

(2)请为该材料撰写一份教学提纲。(9分)

(3)如果讲授上述教学内容,你打算采取哪些方式呈现?(5分)

1

1963年,法国戴高乐将军说:“她(法国)不再需要任何人,相反,别人开始有求于她了,法国与美国关系的模式怎能不改变?”上述言论反映了(  )。

  • A.法国与美国关系彻底破裂
  •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导致法美关系调整
  • C.法国主张改变由美国占支配地位的合作关系
  • D.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促使美国重视法国地位
5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

  •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 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5

下列属于情感目标表述的是(  )。

  • A.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和空间概念
  • B.感知人类文明史中的实践与创造
  • C.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
  • D.树立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5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其最有力的依据是(  )。

  • A.颁布《紧急银行法》
  •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 C.“以工代赈”。缓解失业压力
  • D.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