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科知识与能力历史专业教师资格证考前模拟试题1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150分
  • 试卷类型:模拟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32次
  • 作答时间:120分钟
试卷简介

初中学科知识与能力历史专业教师资格证考前模拟试题1,为中学历史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准备的考试模拟测试题,在线免费测试。

  • 单选题
  • 简答题
  • 教学设计
  • 材料分析题
试卷预览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朱元璋命令各级学校讲授《大诰》(明朝法律,内容为严惩官员犯罪的具体案例),

连科举也要考试《大诰》……但朱元璋死后,《大诰》即被臣民遗忘。

一《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违旨下乡,动扰于民者,许民间高年有德者,率精壮拿赴京来。

一《大诰》

材料三(明)太祖严于吏治,凡守令(太守、县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法令森严,百职厘举。……是可知贿随权集,权在宦官则贿亦在宦官,权在大臣则贿亦在大臣,此权门贿赂之往鉴也。

一摘编自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四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极力主张“立国之初,当先正纲纪”,用重典惩治“奸顽”。……他颁布了《大明律》,加强了对主守官吏凭借职权侵吞国家各项钱粮之类贪污犯罪的惩罚……同时规定:“凡监临官吏挟势求索借贷所部内财物者,并计赃准不枉法论,强取者准枉法论,财物给主。”……监守自盗仓库钱粮的贪污行为,明律规定“并赃论罪”,并于犯官右小臂刺“盗官钱(粮)”字样,耻辱终身,赃四十贯处斩。……为了对贪官形成更大的威慑力量,明太祖下令各州县设立“皮场庙”,在众人围观之下活剥贪官的皮,然后实之以草,制成人皮草袋悬挂在官府门前,以示警戒。

——摘编自《明清帝王与反腐败斗争》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朱元璋惩治贪官的主要措施。

(2)概括上述措施体现的主要特点。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惩治贪官的结果怎样,并分析明代吏治腐败的根源。

1

15 .有学者认为,在古代世界三个相隔遥远的地区,大约同一个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这三个地区指的是()。

  • A .埃及、印度、罗马
  • B .希腊、中国、印度
  • C .印度、中国、罗马
  • D .埃及、中国、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