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备考卷一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150分
  • 试卷类型:模拟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57次
  • 作答时间:120分钟
试卷简介

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备考卷一,学科知识与能力化学教师考证在线测试,考前必备试题卷。

  • 单选题
  • 简答题
  • 案例分析题
  • 教学设计
  • 诊断题
试卷预览
1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部分内容

内容标准: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活动与探究建议:①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②实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③辩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吗?氧气会耗尽吗?④小组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差异。

材料二 某版本化学教科书“制取氧气”所呈现的部分内容

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实验2-5】把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

(1)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如图2-14)。

(2)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它受热分解出氧气,同时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

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学生经过课题2的学习,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教学,体现了新课程的什么教学理念?

(2)根据上述3个材料,完成“制取氧气”内容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叙述。

1

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教学片段:

通过“课前调查并思考”:

校园里哪些设施是由铁制成的?被腐蚀的铁与原来有什么不同?发生腐蚀的地方通常在哪些部位?

提出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有3种猜想:

猜想1:铁可能与水作用的结果;

猜想2:铁可能与氧气作用的结果;

猜想3:铁可能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针对3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通过巡视,在目标和标准的引导下,在众多方案中,选取一种具有典型性的不完善方案进行呈现,引导学生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

[生1]我们第3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取3支试管,试管Ⅰ中放入一根光亮的没有生锈的铁钉,再倒入一些自来水完全盖住铁钉,可验证猜想1是否成立;试管Ⅱ中放入一根铁钉和干燥剂,然后用橡皮塞塞住试管口,可验证猜想2是否成立;试管Ⅲ中放入一根铁钉和少量自来水,水不要浸没铁钉,可验证猜想3是否成立。

[教师]对于这个设计,大家有不同看法吗?

[生2]自来水中溶有氧气,而且其中还含有消毒剂可能会产生干扰,为避免其他变量的干扰,把自来水改为蒸馏水。

[生3]通过第3组的设计进行实验,所得的现象:试管Ⅰ、Ⅱ中的铁钉一周后仍光亮,试管Ⅲ中的铁钉生锈且铁钉近水边的部分锈蚀得更厉害,觉得试管Ⅲ的现象不能得出铁生锈是由于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只能得出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不能说明一定有氧气参加。所以我们组又增加了一个实验Ⅳ,把光亮的铁钉置于氧气和水中并密封,结果铁钉在水边的部分锈得厉害,这样才能说明猜想3成立。

问题:

(1)化学实验的构成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2)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该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1

下列各种表述中,两个微粒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是()。

  • A.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sup>2</sup>2s<sup>2</sup>2p<sup>6</sup>3s<sup>2</sup>3p<sup>2</sup>的原子
  • B.2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价电子排布为2s<sup>2</sup>2p<sup>5</sup>的原子
  • C.M层全充满而N层4s<sup>2</sup>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sup>2</sup>2s<sup>2</sup>2p<sup>6</sup>3s<sup>2</sup>3p<sup>6</sup>3d<sup>2</sup>4s<sup>2</sup>的原子
  • D.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1/5的原子和价电子排布为4s<sup>2</sup>4p<sup>3</sup>的原子
5

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称),化学式(或结构简式)对应错误的是()。

  • A.酸式盐碳酸氢铵NH<sub>4</sub>HCO<sub>3</sub>
  • B.化合物福尔马林HCHO
  • C.非电解质干冰CO<sub>2</sub>
  • D.糖类纤维素( C<sub>6</sub>H<sub>10</sub>O<sub>5</sub>)<sub>n</sub>
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为()。

  • A.自主、合作、探究
  • B.参与、合作、活动
  • C.讲授、练习、探究
  • D.反思、生成、探究
5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列选项与之无关的是()。

  • A.注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 B.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 C.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 D.重视双基,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