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内部押密卷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118分
  • 试卷类型:模拟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733次
  • 作答时间:120分钟
试卷简介

本试卷精心编撰和挑选精华、贴近考试真题的题目,供考生强化练习,全面检测复习效果,提高应试技巧;用全新的考点解读和充足的题目训练,提高考生的迎战能力。

  • 单项选择题
  • 多项选择题
  • 判断题
  • 公文实务题
  • 申论写作题
试卷预览
1

这份公文的成文日期正确的书写方式是( )。

  • A.2012年2月16日
  • B.2012年二月十六日
  • C.二0一二年二月十六日
  • D.二零一二年二月十六日
5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201371日起开始实施,其中第18条第2款规定“常回家看看”从提出到人法后一直深陷重重质疑。“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一条款被广泛解读为“常回家看看”。

20126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面对质疑.参与修订草案起草的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肖金明认为:“大多数质疑都是对该条款的误读!”他表

示,“常回家看看”是一种通俗的说法,这一条款满足的是老年人在经济供奉、生活照料以外的第三种需要,即精神抚慰的需求。满足老年人精神需要,最好由家庭成员来实现,这种责任通常是社会和他人难以替代的。因为“常回家看看”主要涉及家庭关系,人们习惯于将其纳入伦理道德范畴,同时由于一个人精神需求的满足很难通过强制他人来实现,所以“常回家看看”人法被指责为法律万能主义的体现就不足为怪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

请围绕给定资料主旨,以“老龄事业发展”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1000--1200字。

1

这份公文的发文机关标识应为( )。

  • A.××市人民政府文件
  • B.中共××市委文件
  • C.××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 D.中共××市委办公室文件
5

这份公文的发文字号应为( )。

  • A.×政发[2012]×
  • B.×政发[2012]第×号
  • C.×政发[2012]×号
  • D.[2012]X政发第×号
5

这份公文属于( )。

  • A.上行文
  • B.下行文
  • C.平行文
  • D.通行文
5

该文的发文时间,正确写法应该是( )。

  • A.二0一二年九月十日
  • B.2012年9月10日
  • C.2012.9.10
  • D.二零一二年九月十日
5

该公文的发文机关是(  )。

  • A.中共××县委
  • B.××县人民政府
  • C.中共××县委办公室
  • D.××县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