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考前预测试卷二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150分
  • 试卷类型:模拟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18次
  • 作答时间:120分钟
试卷简介

2013年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考前预测试卷二:本试卷总分150分;共有2类型题目

  • 单项选择题
  • 非选择题
试卷预览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相互冲突中生产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 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97页

材料二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摘自《列宁选集》第2卷,第694页

材料三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的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3页

(1)结合材料,运用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社会发展是决定性和历史主体选择性的统一。(6分)

(2)结合材料一、二、三,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偶然性和必然性辩证关系原理、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

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在认识理论上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 C.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速度
  •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

  •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B.以按资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C.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D.以劳动力价值收人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