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献阅读题)题干【蓝藻肆虐人类何为(节选)】阅读以下文宇,完成下列1~5题。
“太湖美呀大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大湖水的美丽早已深入人心,但太湖发生的水污染事件却使它的形象大大打了折扣。由于蓝藻大面积爆发,受到蓝藻污染的水进入了自来水厂,然后通过管道流进了千家万户,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变差,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毫无疑问,蓝藻就是这个事件的元凶。那么,蓝藻是何种类的生物?它为什么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这么大的危害呢?
蓝藻属于藻类。藻类是含有叶绿素和其他辅助色素的低等自养植物,它与细菌和原生动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藻类的植物体为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一般构造比较简单。藻类大多生活在淡水和海水等各种水体中,部分生于土壤、岩石和树干上。通常把生活在海洋中的藻类称为海洋藻类,把生活在各种淡水水体中的藻类叫做淡水藻类。
藻类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在各种水体里面的藻类,是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的天然饵料(如甲藻)。有些藻类细胞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其他生理活性物质,是人类良好的食品和保健品(如磷菜、紫菜、海萝、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鹿角菜等),还有些藻类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如马尾藻、巨藻可提取医药、化工产品的原料,石花菜、江蓠和棋蘑菜等可以提取琼脂、卡拉胶等)。硅藻的一些种类对水体污染程度非常敏感,常被用做监测水体污染的指示植物。但是,一些藻类过量繁殖会形成赤潮、水华等现象,使水质恶化,造成环境污染。
蓝藻——天然的“氮肥厂”
蓝藻在分类上隶属于蓝藻门,在全世界共有2000种左右。这是藻类植物中最简单、最低级的一门。由于蓝藻和细菌一样,是原核生物,所以它又被称为蓝细菌。蓝藻也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蓝藻的出现,在植物进化史上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因为蓝藻含有叶绿素,能制造养分和独立进行繁殖。蓝藻能够摄取地球还原性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游离氧,使大气中的氧气逐渐增加,有利于细菌生长。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百花盛开,万木争荣,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些都是由蓝藻等藻类,经过几亿、几十亿年的进化,发展而来的。
蓝藻的藻体为单细胞或群体,不具鞭毛,不产游动细抱;一部分丝状种类能伸缩或左右摆动。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壁外常形成胶质鞘。它没有真正的细抱核,核的组成物质集于细胞的中央,无核膜和核仁。大多教蓝藻呈蓝绿色,所以又叫蓝绿藻,这是因为体内含有叶绿素与藻蓝素的缘故。此外,它的细胞内还含有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以及藻红素等。常因个体老幼、生理状况及环境光质不同而呈红、黄、绿、褐、黑等丰富多变的顏色,也因此较其他生物史能有效利用光源以适应环境。
蓝藻体外普遍具有一层黏滑的胶质鞘,这些胶质鞘可保护蓝藻生长在不良的环境,忍受高温、冰冻、缺氧、干涸及高盐度等。因此,在今天的自然界里,蓝藻仍然分布很广,是繁殖力很强的水生植物,在淡水、海水中,岩石、植物体上都有它们的踪迹,甚至在冰天雪地的两极,或以上高温的泉水里,也都能生存。有的种类还同真菌共生形成地衣,或生在植物体内形成内生植物。
在蓝藻中,具固氮能力的就有100多种。固氮蓝藻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合成氮素化合物,不断地释放出来。它在死亡分解以后,释放出的氮素化合物就更多了。如果把固氮蓝藻放在稻田里大量繁殖,通过它们的固氮作用,就能把原来水稻不能利用的空中氮气变成能利用的氮肥,这样,在稻田里就有了一座小型的“天然氮肥厂”。据估计,地球上固氮蓝藻每年从空气中可固定纯氮1000万吨左右,相当于5000万吨硫酸铵所含的氮素!由此可见,蓝藻是大有作为的生物肥料。
蓝藻——“水华”现象的元凶
蓝藻吸收水中养分,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产生大量的氣气,适量繁殖对鱼类等水生动物的遮阴、提供氣气和稳定水体坏境等方面是有好处的。但是,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蓋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加剧了水质恶化,不仅危害鱼、虾、贝等水生动物,也成胁到人、畜的生存。
目前,我国的许多淡水湖泊、河流由于受到城市及郊县的工业、生活、农田径流等污废水的污染,氮、磷有机物含量高,富营养化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云南滇池、江苏大湖和安徽巢湖等“三湖”。
蓝藻的治理一直是一个世界难题。长期以来,湖泊、河流氮磷超标,导致蓝藻过量繁殖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水污染治理工作,这次大湖蓝藻汹涌史引起了全国范围的高度关注。
辨析题:对下面的句子作出正误判断,并进行简单解折。
蓝藻体外的胶质鞘可为蓝藻在极端环境中提供完全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