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答案六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模拟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49次
  • 作答时间:150分钟
试卷简介

社会救助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答案六,为考生提供社会救助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帮助考生顺利通过社会救助人员考试。

  • 单项选择题
  • 多项选择题
  • 论述题
试卷预览
1

专门的行政监督有( )

  • A.权力机关的监督
  • B.层级监督
  • C.行政监察
  • D.审计监督
  • E.司法监督
1

当事人甲、乙分别于4月16日、4月18日收到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当年国家规定5月 1日至5月3日放假,关于甲、乙的上诉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甲的上诉期从4月16日起计算
  • B.乙的上诉期从4月18日起计算
  • C.甲的上诉期至4月30日届满
  • D.甲、乙的上诉期均是5月4日届满
  • E.乙于5月3日将上诉状寄出,法院5月5日收到,过了上诉期
6

村民甲借乙的摩托车开往外地,途中因违章将丙撞伤,但交通险已不足赔偿,对不足部分的赔偿,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 A.甲是摩托车驾驶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 B.乙是摩托车所有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 C.甲和乙是利害关系人,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D.甲和乙对事故发生有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5

下列关于行政法中行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行政活动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
  • B.行政活动的目的在于实现对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
  • C.行政活动的方法和手段是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
  • D.现代行政只限于管理国家事务
  • E.行政就是行政机关的一切活动
6

下列现象属于大气对太阳福射削弱作用的是( )

  • A.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 B.臭氧吸收紫外线
  • C.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 D.大气中具有颗粒较大的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5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这一主张的哲学依据有(  )。

  • A.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 B.社会意识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 D.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可以相互转化
5

对鲜活和易腐烂变质的商品,可以采取的保全措施有()

  • A.查封
  • B.扣押
  • C.冻结
  • D.可责令当事人处理,由法院保存价款
  • E.可由法院变卖后保存价款
6

行政立法主体包括()

  •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 B.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 C.国务院及其各部委
  • D.省级人民政府
  • E.深圳市人民政府
6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下面对于《宪法》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

  • A.宪法规定,我国的法律解释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解释一经通过,应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 B.根据现行宪法及其修正案,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专属于集体所有
  • C.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土地的所有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 D.根据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不需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