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押题模拟试卷(六)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模拟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19次
  • 作答时间:120分钟
试卷简介

2015年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押题模拟试卷(六),本试卷在编写的过程中编委会遵循严谨、科学的原则,提炼总结历年考点,编写相对应试题,其考点覆盖全面,试题精辟,能够以点带面。同时,对重点、难点题目均进行了精心解析,帮助考生解除困惑,加深理解。对于常见考点、易混淆的知识点,也为考生进行了解析与总结汇总,形成“比较记忆”,让考生的知识脉络更加清晰,从而迅速牢固地掌握知识点,锻炼考场思维,把握命题方向。

  • 第一题
  • 第二题
  • 第三题
  • 第四题
  • 第五题
试卷预览
1

2013年8月3日13时左右,某炼油厂油品分厂半成品车间职工甲在当班期间,发现9号油罐油面高14.21m,接近警戒高度14.30m,甲立即向该厂总调度报告,并向总调度请示9号油罐汽油调合。根据总调度的指示,甲进入罐区将油切换至11号油罐。13时30分,甲在给9号油罐做汽油调合流程准备时,本应打开9号罐D400出口阀门,却误开了13号油罐D400出口阀门。15时,甲开启A号泵欲对9号油罐进行自循环调合,由于错开了13号D400出口阀门,使13号罐中的汽油抽入到9号油罐。15时40分,仪表工乙从计算机显示屏上发现9号油罐油面不断上升,随后计算机开始“高位报警”,乙当即让甲到罐区去核实9号罐的油面高度,甲却认为是计算机不准确,不去核实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16时,甲在交班时违反规定未在油罐现场进行交接班,也未核实油罐流程。17时50分,9号油罐的汽油开始外冒,部分汽油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18时15分,路人丙驾驶手扶拖拉机路过罐区B号路时,排气管排出的火星遇空气中的爆炸混合气体发生爆炸,丙当场烧死,当班职工丁被严重烧伤经抢救无效死亡。9号油罐当即燃烧,17小时后被扑灭,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分析该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如果9号油罐和13号油罐相距400m,且都是直径15m的圆柱形罐体,其最高油面高度是14.30m,试判断该单元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汽油在储存区的临

界量是20t,汽油的密度是750k9/m3。

3.分析该罐区具有哪些危险因素?

4.指出防止危险因素演变为事故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5.为预防同类事故的发生,该炼油厂应提出哪些安全管理整改措施?

1

2013年3月19日18时30分,某厂制造生产车间钣金组根据生产需要,安排GE柜生产的所有人员回厂加班。经工艺员确认后,19时15分,班组长安排王某当师傅(2012年4月7日入厂)在63t冲床上给李某(现年27岁的男工人,2012年12月4日经过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等3名新工人示范操作GE柜外箱本体冲孔工序,准备让其上岗操作。该外箱板材长184Cm、宽78.5Cm,操作时需要两人合力将板材送入模具并扶正,其中站在机台方的一人踩脚踏开关,完成冲压之后将成型的板材取出放好,并取出冲孔落料,另外1人取出待加工的新板材。王某讲完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并示范操作后,看着李某和另外1名新工人配合

作业操作十几块板料后,就离开和另1名新工人在旁边80t冲床上配合作业。约19时30分,当李某伸左手入模取冲孔落料时,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被突然下降的上模压住,李某大叫一声,在旁边冲床作业的王某见状立即跑上前去将该冲床调至“点上”状态,让李某将左手拉出。发现左手的中指已从第二指节处压断,食指、中指、无名指也只有皮肉相连。在现场的见习组长郭某立即将伤者送至医院。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该事故调查组成员包括哪些部门?

2.导致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有哪些?

3.导致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有哪些?

4.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同类事故的发生?

1

总部位于A省的某集团公司在B省有甲、乙、丙3家下属企业。为加强和规范应急管理工作,该集团公司委托某咨询公司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咨询公司通过调查、分析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完成了应急救援预案的起草工作,提交到集团公司会议上进行评审。

评审时,集团公司领导的意见是:①集团公司和甲、乙、丙3家下属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组织指挥结构上应保持一致;②集团公司有自己的职工医院和消防队,应急救援时伤员救治要依靠职工医院,抢险力量队伍要依靠集团公司消防队;③周边居民安全疏散,应由集团公司通知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并由地方政府组织实施;④应急救援预案中因部分内容涉及集团公司商业秘密,应急救援预案不对企业全体员工和外界公开,只传达到各企业中层以上干部;⑤应急救援预案要报A省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近期,该集团公司完成了一套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计划。该计划设计的演练内容为:①打开液氨储罐阀门,将液氨排到储罐的围堰内;②参演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关闭阀门,将围堰内的液氨进行安全处置;③救出模拟中毒人员。

2013年4月5日,集团公司在甲企业进行了应急救援实战演练,演练地点设在甲企业的液氨储罐区。为保障参演人员、控制人员和观摩人员的安全,集团公司事先调来乙企业全部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爆型无线对讲机和监测仪器,同时调来集团公司消防队所有的水罐车、泡沫车和职工医院的救护车辆。演练从10时开始,按照事先制定的演练计划进行。10时20分,氨气扩散到厂区外,由于演练前未组织周边群众撤离,扩散的氨气导致两名群众中毒;10时30分,抢救完中毒群众后,演练继续按计划进行。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指出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时,集团公司领导意见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其正确做法。

2.指出场景中应急救援演练中存在的问题。

3.简述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6

防止触电的安全对策措施主要有()。

  • A.接零、接地保护系统
  • B.漏电保护
  • C.绝缘
  • D.屏护和安全距离
  • E.过流保护
6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的内容是()。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 B.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 C.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缴纳保险的情况
  • D.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 E.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6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调查组的职责包括()。

  • A.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 B.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 C.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 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 E.检查事故单位整改落实情况
6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现场有关人员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报告。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C.县级以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 D.设区的市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 E.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6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应该由()负责调查。

  • A.省级人民政府
  • 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D.县级人民政府
  • E.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