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标准预测试卷23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模拟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35次
  • 作答时间:150分钟
试卷简介

2017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标准预测试卷23主要针对2017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备考考生提供考前练习.

  • 1.案例分析题(客观题)
  • 2.案例分析题(主观题)
试卷预览
1

200×年×月×日9时左右,某化机厂三车间,在起吊不锈钢板过程中,发生了一起因钢板脱钩坠落,造成1人死亡的事故。

200×年×月×日早上8时30分,某化机厂三车间运来一车不锈钢板,汽车进入三车间后,因下货处距汽车20m,需用行车起吊。当时,行车操作工王某操作行车,贺某负责指挥,赵某在汽车东边挂钩,伊某在西边挂钩。当时贺某站在汽车东边。抵某当时在闪蒸器南边打扫卫生。大约8时40分左右,第三次起吊钢板(每次起吊6块,前面已起吊过2次)。当钢板吊起离开汽车后,距地面大约2.5m左右,横向西2m左右,起吊钢板快接近切割转台时,王某发现不锈钢板南北上下出现晃动,此时吊车未停,向南点打。大约9时左右,贺某发现有人在闪蒸器北边站立(危险区),立即向王某打手势,并大声呼喊。王某看见贺某用手挥动,并大声喊“唉--”,按惯例,她意识到要紧急停车,于是王某立即紧急停车。此时钢板脱离吊钩,由南向下坠落,刹时,车间尘土飞扬。在场的贺某、赵某等人已意识到出事了。当他们赶到出事地点时,发现抵某仰躺在闪蒸器南边,脚在闪蒸器下面。贺某、赵某等人赶紧找车将抵某送往医院,经医院抢救,因抵某脑部严重受损,抢救无效,于11时左右死亡。

事故发生后,成立了事故调查组,经过调查发现该车间存在如下问题;

(1)车间安全制度、规程不完善,班组职工没有进行过安全教育和学习,车间会议上对吊装作业未强调安全措施。

(2)车间设备安全员卫某,对车间吊装作业疏于安全检查,对行车操作工王某是否应有特殊工种作业证不清楚。

(3)行车设备存在锈蚀严重,未能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吊钩未采用防滑吊钩,也未采取防滑措施。

(4)车间现场安全通道不畅。比如切割转台、闪蒸器、其他设备均在通道区域内,在用钢板、废料等摆放不定置,不规范,影响了操作人员的视线和行车的正常运行。

对分厂和总厂安全工作调查发现:

(1)分厂安全工作由分厂书记兼管,安全人员少且素质差,分厂未定期进行安全教育。

(2)总厂厂长李某身为全厂一把手,平时对企业安全宣传教育和对职能部门监督检查要求不严。

(3)总厂主管生产安全的副厂长李某某平时对生产强调得多,对安全强调得少,对分

厂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抓得不力,对安全教育要求不严。

(4)总厂综管处分管安全的王某,身为总厂专管安全的处长,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安全管理上,而是放在全厂经济考核上,对三车间长期存在的隐患,监督检查不力、整改落实不到位。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试分析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1

《安全生产法》第82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是指( )。

  • A.未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 B.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 C.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D.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如实告知从业人员有关的安全生产事项的
  • E.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
6

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有( )。

  • A.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 B.事故隐患整改制度、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动火作业管理制度、安全投入保障制度、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和安全评估制度、防护用品(具)管理制度
  • C.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 D.符合有关规程要求的安全操作规程
  • E.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6

《安全生产法》第81条规定:“生产经营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

  • A.构成犯罪的,可以经济赔偿抵消刑事责任
  • B.构成犯罪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 C.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D.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给予行政处分就可以
  • E.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给予撤职处分或者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6

这起事故的主要责任者是( )。

  • A.叶某某
  • B.潘某某
  • C.向某某
  • D.该厂聘请的无证作业人员
  • E.县安全办工作人员
6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生产厂房、储存仓库、燃放试验场的内外部安全距离、厂房布局、建筑结构、生产工艺布置、安全疏散条件、消防设施以及防爆、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设施应符合( )的要求。

  • A.《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 50089—1998)
  • B.《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 50161)
  • C.《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GB 10631)
  • D.《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E.《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6

这起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是( )。

  • A.叶某某
  • B.潘某某
  • C.向某某
  • D.该厂聘请的无证作业人员
  • E.县安全办工作人员
6

某镇鞭炮厂违章生产,冒险作业,导致黑火药与塑料袋摩擦形成高温发生爆炸,造成死亡5人,重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8.9万余元的严重后果。该厂厂长叶某某的行为触犯《刑法》第187条之规定,构成玩忽职守罪,依法判处叶某某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

1988年3月,叶某某就任该厂厂长后,只讲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一个90多人的鞭炮厂,竟然没有一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工作处于无人过问的状况。1988年4月中旬,叶聘请两名无证作业人员为本厂生产“快引”鞭炮,签订了承包合同,此后,对安全生产更是撒手不管。5月下旬,县安全办和公安局联合检查时发现:该厂出产的鞭炮氯酸钾含量高达50%;每次和药达20kg,超过规定标准6倍多;无证技术人员指导作业,各种工序无操作规程,制引车间没有与其他工序分开;氯酸钾仓库未单独设立,库内存放大量纸张、鞭炮等方面的事故隐患。检查组通知叶某某停产整顿,落实安全措施。但叶对此置若罔闻,继续违章生产,冒险作业。6月6日,县安全办再次通知该厂停产整顿,叶某某仍拒不执行。1988年9月5日16时许,制作黑火药的工人潘某某和向某某一起,在制引车间,违章用瓦钵将小瓷缸中的黑火药掏出装进塑料袋中,因摩擦形成高温,导致黑火药爆炸。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不认真履行职责,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管理。这次事故的发生虽说是职工直接违章所致。但叶某某身为厂长,对本厂的安全工作不抓不管,又不安排人分管,并违反烟花炮竹安全管理办法,让未经培训考试合格的生产工人和技术人员上岗作业,对工人的违章和药行为放任不管。当有关部门发现该厂存在事故隐患,明确要求停产整顿时,叶拒不执行,仍我行我素,盲目蛮干,是导致此次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

认真履行职责,抓好安全生产管理,要根据要求制定安全生产措施,对未经培训考试合格的工人或技术人员不得使用或聘请,对有关部门的正确建议要及时贯彻执行。对违章行为和事故隐患及早采取措施排除。严禁放任不管和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发生。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配备占本企业从业人员总数( )以上且至少有( )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A.1%. 1
  • B.1%. 2
  • C.2%. 1
  • D.2%. 2
  • E.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