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公共政策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1次
  • 作答时间:150分钟
试卷简介

2014年04月公共政策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 单项选择题
  • 多项选择题
  • 简答题
  • 论述题
  • 案例分析题
试卷预览
1

美国众议院正式就排华历史致歉美国国会华裔议员赵美心向众议院提出了683号议案。该议案旨在表达对《排华法案》等联邦法律给在美华人带来负面影响的歉意,再次承认美国的建国原则之一是所有人生而平等。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6月18日下午,众议院通过了该议案,对1882年国会通过的《排华法案》正式致歉。这一致歉是美国国会在《排华法案》废除之后首次承认这一歧视性法律的不公正性。1850年以前,华人移民美国者寥寥无几,自美国西部掀起“淘金热”后,进入美国的华人增加。此后,由于美国修建太平洋铁路的需求,入美的华工人数每年都在万人以上。1873年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就业形势恶化,此时华人移民也达到了19世纪以来的最高潮。愈来愈多的白人将失业归咎于任劳任怨的华人。恶性排华事件频发,反华情绪高涨,这些促成了美国国会《排华法案》的出台。1882年5月,第47届美国国会正式通过《排华法案》,此后由时任总统阿瑟签署成为法律。这一法案声称,华工的到来使得美国境内一些地方的良好秩序受到威胁,规定从任何外国港口将华工带至美国的船只将被认定为犯罪,美国州法院和联邦法院均不得给予华人美国公民身份,与此相悖的法律均被废除。二战期间,中美互为盟国。为了推动美国战争目标的实现,在罗斯福总统的敦促下,国会于1943年撤销了《排华法案》,允许中国人成为美国公民。2009年,美国加州议会就《排华法案》向加州华人正式道歉,但美国国会迟迟不表歉意,这一反差曾经令人不安。(1)什么是公共政策终结?(2)试用政策终结的原理,分析美国废止《排华法案》的原因以及迟迟不向华人致歉的原因。

1

公共政策创新的内部动力主要有( )

  • A.政策主体的变革愿望
  • B.经济制度和体制的变革
  • C.民众的诉求
  • D.参与世界竞争的需要
  • E.政策本身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