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2013年7月自学考试真题(03298)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3次
  • 作答时间:150分钟
试卷简介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2013年7月自学考试真题(03298),这是公共关系科目下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2013年自考真题。

  • 单项选择题
  • 多项选择题
  • 填空题
  • 简答题
  • 论述题
  • 案例分析题
试卷预览
1

有一家外资企业招聘管理人员,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对应聘人员进行能力测试。招聘方在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时,给每位应聘者一把一米长的米尺。招聘方仅要求:每一位应聘人员在规定时间内,需独立地给出这座20层楼建筑的高度。测评开始了,应聘者A在观察楼层之后,估计每层高度大致相等,算出一层也就可以算出整个20层的高度。应聘者B则觉得,一层一层地往上量,应该可以较准确地得到这座楼的高度。参加应聘的很多人都在盘算着,利用这个一米长米尺,再借助对这栋20层楼的观察,总可以测出这栋楼的高度。应聘者X却没有立即投入测量,他想,给我们这个一米长米尺是什么意思呢?高度测量使用米尺,这不过是常规的一个方法,而且,这是很难把高度测准确的。是不是可以不用米尺,换一个方法来得知它的准确高度呢?这个想法一产生,X立刻就想到这栋大楼的管理处。楼层高度又不是什么军事机密和商业机密,问问这个大楼管理处不就行了,他们的数据一定是很精确的。于是,X跑到大楼管理处询问,迅速地得到了这栋大楼的准确高度。X的解题方式独特,答案也最为准确,他得到了这次面试的最高分。

问:

(1) 依据这个案例说明:为什么招聘方的招聘设计和应聘者X的思考,都可以看作是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表现?

(2)人的思维为什么能够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