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全国自主考试(教育评估和督导)真题及答案解析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2次
  • 作答时间:150分钟
试卷简介

2009年7月全国自主考试(教育评估和督导)真题及答案,教育管理历年真题

  • 单项选择题
  • 名词解释题
  • 计算题
  • 简答题
  • 论述题
  • 案例分析题
试卷预览
1

案例:高中毕业会考可带“备忘录”入考场

带小条入考场历来当做考试作弊被严厉禁止。而从2003年6月开始,某省的高中生在参加毕业会考时,可以光明正大地带“备忘录”入考场。向“备忘录”开绿灯的有6门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信息技术。记者4月l5日从省普考办了解到,会考前,有关部门将向考生统一发放“会考备忘录”用纸,考生可在其正反两面书写与考试科目有关的内容,记录多少内容不加限制。“会考备忘录”的携带实行自愿原则,除“会考备忘录”外,不允许考生携带任何其他参考资料进入考场。考生要在“会考备忘录”左上端清楚填写姓名、考籍号,考场座位号,以备监考人员检查。其只供考生个人答题时参考使用,不准互相传阅。而且,考生带入考场的“会考备忘录”必须由考生本人手写。之所以特别规定要由考生本人手写,是因为其填写备忘录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数学等6门课程,本应侧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应用及创新能力。但传统的考试方式,存在让学生不得不把大量精力花在死记硬背概念性、定义性知识的弊端。允许携带备忘录的考试改革,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使学生有时间集中精力进行“研究性”备考,扩展、延伸所学知识。“会考备忘录”的改革既不同于开卷考试,又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带“小抄”进考场。它是为适应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而进行的一次积极尝试,使考试能更好地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你赞同这种考试改革尝试吗?在操作上是否存在问题?请说出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