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中考历史真题】

0
收藏   分享
  • 卷面总分:88分
  • 试卷类型:真题考试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843次
  • 作答时间:50分钟
试卷简介

2016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中考历史真题】,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 单项选择题
  • 综合题
试卷预览
1

26、近代以来,莘莘学子求新知于世界,学成归来,报效祖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120名官费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耶鲁大学校长波特致清廷的亲笔信中称:“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

    ——钱钢、胡劲草《大清留美幼童记》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与解决中国遭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侵略压迫的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的学说。

   

见题26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清王朝派幼童赴美留学的目的。概括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学说”名称。该学说首先成为哪一场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这场革命运动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5分)

 (3)有学者认为,20世纪历代留学生回国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3分)

 (4)综上所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概括归国学子在哪些层面作出了贡献?(2分) 

5

苏联解体后,国际关系中“敌、我、友”界限变得比较模糊,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冷战”逻辑逐渐失效。下列表述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

  • A.超级大国美国独霸世界
  • B.各国之间政治分歧已经消失
  • C.竞争合作、妥协共处趋势增强
  • D.多极化国际格局形成
5

题22表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一组数据。由此可见(  )

  • A.A.实际完成数额与预期相差甚远
  • B.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
  • C.C.工业产品质量好、种类多
  • D.D.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5

读题16表:《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市场及比率(1971-1991年)》,表中中国内地“比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A.“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 B.B.改革开放的实施
  • C.C.“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 D.D.中国重返联合国